1、“请你帮我讲解一下这道物理题。”属于 ( )
A. 疑问句 B. 感叹句 C. 祈使句 D. 陈述句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央视打造的一档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就让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②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相辅相成的。
③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由领队带着一群中小学生寻访文中古迹,听专家细讲来龙去脉。
④通过读文、走访、纪录,书本真正的“厚”了起来。
A.①③④②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该书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名著。
B.《野望》《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赤壁》都是唐诗,且都是律诗。
C.《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既有被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D.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着力展现了山水之美,表达了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以及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C.小李是位很大方的同学,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肆无忌惮地跟我谈心。
D.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7—8题。(4分)
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①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②。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②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1】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2分)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抓住立春这一节气,描绘出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诗歌也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6、班级举行以“青春•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阅读积累]颂美好情思,赏壮丽河山
古诗文里有美好的情趣与哲思,渗透在我们血脉里,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请根据提示,填写以下表格。
主题 | 古诗文 | 作者与出处 |
两情相悦,雅趣相投 | (1)_____,琴瑟友之。 | 《诗经•关雎》 |
真挚友情,超越时空 | (2)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禅意悠悠,俗念皆空 |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_____,_____。 _____,_____。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傲骨铮铮,矢志不渝 |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悲悯苍生,甘愿奉献 |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大同社会,推己及人 | (6)_____,_____。 | 《礼记•大道之行也》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片段一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片段二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
8、春天的那只柳笛
①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肆虐。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疫情的阴霾渐渐淡去,春日的景色也悄悄绽开。
②河岸旁,两行垂柳悄然吐出一簇新绿,和煦的春风一吹,像一排风铃随风摆动,在碧波中荡漾起万千婀娜多姿的身影。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首古诗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③河岸上,行人怯怯地在阳光下徜徉着,一边沐浴着久违的阳光,一边贪婪地欣赏着春光,仿佛一不留神,这温馨的春日就会远去一样。
④随风飘荡的柳条撩拨了我的童心,一个跳跃,折下了一枝翠绿的柳枝,用手左拧拧右拧拧,想拧出一只柳笛,吹奏一曲春天的歌。可,任凭我如何努力,柳皮和柳骨还是难以脱离。发狠似的再次用力一拧,“叭”的一声脆响,柳条被拧断成了两截。
⑤懊恼的我思绪回到了童年的春天。
⑥每个人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而在春天里拧一枝柳笛,吹奏着自以为是的乐曲,是童年春天里的一件趣事,就像是那飘柔的柳条上吐出最为鲜嫩的柳芽,让人回味、让人沉浸……
⑦老家的院子旁,有一个大坑塘,坑塘边生长着一排粗壮的柳树。树皮长得斑斑驳驳,用手一摸,能把手喇得生疼。每年的春天,柳枝抽出嫩芽绽放翠绿,这些粗壮的柳树成为了我们最爱玩的去处。
⑧攀爬到树上,折下一枝枝小拇指般粗细的柳条,选一两截通直、脆嫩的柳枝,用手指左右试探着拧啊拧,柳皮与柳骨便会松动,如此动作一连串地拧到柳枝的底部,在顶端扒开一个小口,用牙咬住洁白的柳骨,两手拿着柳条慢慢用力地一抽,绿葱管似的柳皮便与柳骨完整地分离开。用铅笔刀将柳皮管截成四指长的一段,用刀将口沿处较硬的绿皮轻轻削去,削的宽度就像指甲沿一样大小,留下嫩绿的纤维层,一只小小的柳笛便大功告成。
⑨一个柳笛做成后,还有一个神圣的仪式:把刚做好的柳笛含在嘴里,用力吸一下,而后将唾沫用力“呸”出去,如此反复三次。记得那时做这个动作时,口中还会念念有词,具体念叨的什么,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
⑩如此这般以后,把崭新的柳笛含在口里,鼓起两腮用力一吹,“呜哇”的声音便在春天里荡漾起一片春天的气息。柳笛的声音是根据粗细程度来区分的,粗的柳笛声音浑厚粗犷,吹奏起来如牛哞哞之叫,又似马啸啸之鸣。细点的柳笛声音尖细绵长,如黄莺娇娇啼鸣,似春燕悄悄私语。
⑪吹奏之时,用双手捂住柳笛,一手一开一合,却也能吹出跌宕起伏的曲子来。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粗的、细的、大的、小的一起吹奏,一片呜哇之声顿时响彻天空,往往能引来不少小伙伴围观。那悠悠的柳笛声吹红了我们的小脸儿,吹出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吹出了我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春天,把属于自己的歌声藏在了或翠绿、或鹅黄的柳树枝叶中,生长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总能在那里找到童年的欢乐。
⑫而今,时代发展的车轮早已将那些童年的记忆碾压成一缕尘烟,那一曲呜哇的柳笛声音,远远赶不上现代科技的旋律,只能成为人们在多愁善感的季节里的一种美好回忆。
⑬正在沉思,近处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柳笛声,像一股清泉,流进了我的心里,使我那沉浸于往事的心田,瞬间湿润起来。难熬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经到来。那只柳笛在童年的笑声中响起,这只柳笛在春光里吹奏着希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虽然人已不再年少,还想吹奏一曲悠扬的柳笛,将这个冬天埋葬在明媚的春光里。
(文章有删改)
【1】仔细阅读第⑧段,将制作柳笛的步骤补充完整。
折柳条→( )→拧柳皮 →( )→截柳管→( )
【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河岸上,行人怯怯地在阳光下徜徉着,一边沐浴着久违的阳光,一边贪婪地欣赏着春光,仿佛一不留神,这温馨的春日就会远去一样。
【3】文章多次引用诗句歌词来抒情达意,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9、美好理想的追求、亲情友情的珍惜、越挫越勇的坚韧、对学业的严谨求实,互助共进的合作精神等,它们是一粒粒种子,总会在我们的生命里绽放色彩。请以“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为题,完成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600 字;(2)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