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撺掇(cuān)恬静(tián) 目眩神迷(xuàn)
B.狩猎(shǒu) 蓦然(mò) 沼泽(zǎo) 目空一切(kōng)
C.宽慰(wèi) 劫难(nàn) 沙砾(qì) 挑拨离间(jiàn)
D.卑鄙(bǐ) 检讨(tǎo) 堕落(zhuì) 格物致知(g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中国一代代国家领导人殚精竭虑,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B.他做事认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C.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D.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是眼花缭乱。
3、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C.《雁门太守行》——李商隐 D.《昆明的雨》——汪曾祺
4、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B.以“浮云”、“落日”作比,情景相融。
C.尾联中的“挥手”与“萧萧”再现了分别时的动人场景。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孤蓬”这一意象的表达效果。
6、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__。细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小安《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
“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斯诺带着大量问题,深入采访、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他用较多笔墨描写共产党人童年反抗的经历:徐海东反抗富家子的欺凌;毛泽东 ① ;彭德怀踢翻霸道祖母的烟盘。斯诺将它们记录下来,一方面基于纪实作品 ② 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隐含观点:这些经历将不屈与反抗的品质浸润共产党人的骨髓,是他们抗日、反围剿,走过长征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或《长征》内容,探究长征精神的内涵。
8、“三好生”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附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成了学校里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还能给老师捎一些难买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特别出色,就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军营子女,他们不像农家子弟那样红着脸到主席台上拿了奖状就跑,而是大大方方,到主席台上先向校长敬少先队礼,然后双手接过奖状,再昂首挺胸地走回来。他很羡慕他们。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能当的。突然旁边的“大胖”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啊!”
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城里孩子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很奇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校长一下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同学们的笑声。当时肯定全场都笑了。只听“大胖”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班主任。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这引得学生们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是遗憾。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
二十年之后的一天,他向妻谈起了那件事,提到了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妻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
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1】选文记叙了“他”当“三好学生”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2】在下面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概括“他”在领奖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心情的变化:( )→委屈→( )→兴奋
【3】“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是遗憾”。说说他为什么“感激”,“埋怨”和“遗憾”?
感激:
埋怨:
遗憾:
【4】体会下面两句的含义,写出“他”发感慨时的心理活动和“妻”反问的目的。
(1)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的心理)
(2)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妻”的反问)
【5】“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他会写些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完成给老师的一封短信。
9、作文
文题:青春有味是拼搏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