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礼记·表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初期,周人将天命与“德”相结合,强调要维系天命,就必须“明德”,具体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内容。这反映了(     

A.民本观念的萌发

B.华夏认同的产生

C.天命内涵的变化

D.儒家思想的兴起

2、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在朝廷核心机构军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这体现了(     

A.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B.满汉民族地位趋于平等

C.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

D.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签署《尼布楚条约》②平定后突厥汗国③派遣驻藏大臣④新疆正式建省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4、汉和帝时期,窦太后临朝,其兄弟窦宪、窦景等,并居机要,掌握实权。窦氏一门富贵,其子弟亲戚无不飞黄腾达。这一现象反映了(       

A.皇帝年幼无知,未能掌握实权

B.太后独揽大权,实行专制统治

C.外戚势力膨胀,皇权受到威胁

D.当朝政治腐败,外戚势力抬头

5、下面所示是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的青铜器“利簋”,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学者考证“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致。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被真正认知

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道

C.非攻

D.重法

7、某学者指出,明代学术界发生了朱学让位于陆学的大转变,以“拯救人心”为矢的,竭力宣传理性、精神作用的陆王心学,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明朝统治的机体得以复苏,让士子耳目一新,所谓“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这主要是因为陆王心学(       

A.强调个体意识,提倡自由思考

B.强调道德的内在性,倡导“致良知”

C.强调理性精神,倡导“格物致知”

D.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倡导“知行合一”

8、林则徐汇译《四洲志》,收集西洋各国情报和国际知识。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徐继畲撰写《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等。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A.强国御侮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存

D.自强求富

9、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留下许多石刻,《峄山刻石》中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琅琊刻石》中述:“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碣石刻石》中言:“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大力宣扬自己的显赫功绩

B.彰显强大国力

C.加强对于地方的有效治理

D.构建国家认同

10、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政府规定:婢仆与商人、佃农均为编户齐民,严格限制官吏利用职权强雇部民为婢仆,禁止掠贩良人为婢仆。这反映出北宋

A.社会矛盾基本消除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11、1981年,湖北沙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沙市由此对全市企业进行改革,先后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例如,生产“活力 28”洗衣粉的沙市日化,成为第一个将广告牌竖在香港的内地日化企业。这表明(     

A.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B.内地与香港实现经济互动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1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     

A.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标志着北伐战争拉开序幕

13、1937年10月29日,在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处于严重失利的形势下,蒋介石做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讲,正式确定了以四川为大后方,以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随后,国民政府各部门先后迁往重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规模的工厂内迁。这一现象(     

A.导致了淞沪会战全面失败

B.是正面战场消极抗战的恶果

C.改善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D.保证了中国持久抗战的胜利

14、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15、某历史研究小组在讨论某一历史小专题时列举出如下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国家统一 颁布“推恩令” 实行察举制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

重农抑商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

A.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D.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16、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的核心出发点是

A.削减诸侯势力

B.裁抑丞相职权

C.加强监督地方

D.防止贫富分化

1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白银成为明清时期唯一的法定货币

C.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D.白银从此成为中国一直流通的货币

18、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

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

19、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

D.吴起变法

20、《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出土的中国铜钱中,北宋的钱币占82.4%。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钱币233枚,能鉴定出年代的91%是宋钱。材料能够证明(       

A.宋钱是世界通用货币

B.宋钱外流诱发纸币的形成

C.宋朝海上贸易的繁荣

D.亚、非缺乏货币制作技术

21、如表为不同时期纪念五四话语的表述,这说明当时(     

时间

表述(节选)

1922年5月4日

《五四运动与青年们底思想》:“学生运动,……人们仍旧得不到真的‘改造’、‘解放’,因而要勉励青年要以‘马克思底社会主义’来‘解除烦闷’”。

1925年5月4日

《工人之路特号》:“(五四)……都是中国人民,感觉民族革命之需要,开始轰轰烈烈作反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军阀的运动”。

1927年5月4日

《武汉各界五四纪念大会》:“继续‘五四’伟大精神,一致团结,并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弱小民族,与国际帝国主义,奉系军阀,新军阀蒋介石及一切反革命势力,作最后之决战”。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民主革命思想不断成熟

C.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社会开明开放氛围浓厚

22、历史上九鼎八簋是中央政权的象征,也就是只有天子可以拥有。而诸侯只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不仅出土了曾侯乙编钟,更惊现了一套完整的“九鼎八簋”。这说明(     

A.曾国综合实力强大

B.曾国有称霸的野心

C.礼乐制度完全瓦解

D.曾国生产力的发展

23、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

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24、“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诗词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推翻清政府,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________”进行“自救”。

(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3)直接目的:平定内乱、消除外患。

(4)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与戊戌变法很像但更深入。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________,新设商部、________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________,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________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________,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5)客观影响:促进了________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

(6)局限性: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26、明朝的边疆管理

(1)对蒙古(鞑靼和瓦剌)时战时和

①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________

②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________。(土木堡之变)

③1571年,鞑靼首领_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2)对________(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________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对东北(女真)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_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7、

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28、_______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_______》,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_______地区、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_______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29、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30、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______,但未能达到鸦片合法化的目的。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______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借口:“______”事件和“______”事件

(3)过程

①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凶:英法

②美俄以______人面目出现。帮凶:美俄

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______。10月,抢劫、焚毁______后,进入北京城。

(3)结果

①签订《______》和《______》: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______合法化。

②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的《______》,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发明在_______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_______

③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_______,广泛应用于_______

32、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_______,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______________辖区和______________辖区。

33、1958年 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掀起了___________ 。导致 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4、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________,改南京为________,定都于此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是怎样的?

36、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37、(15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20世纪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多项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介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

 

38、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主张三民主义的含义是?

 

39、南宋是怎样建立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