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

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2、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对于传统儒学,要反对调和,因为评判的态度只有是与不是、好与不好,没有古今中外的调和。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不要回头讲调和。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当时(     

A.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B.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3、钱穆先生指出:“盖梨洲(黄宗羲)论学……其重实践,重工夫,既不蹈悬空探索本休、堕入渺茫之弊;又不致陷入猖狂一路,专任自然。”这表明黄宗羲(     

A.反抗儒学权威

B.批判君主专制

C.注重经世致用

D.强调格物致知

4、观察下图《辛亥革命形势图》,据此可知(     

A.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

B.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

C.袁世凯抢走革命果实

D.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地区

5、下表是两汉时期部分医学资料的出土、收集情况整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医学资料收集、出土情况(部分)

两汉

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出土的医简共178 枚,含古医籍 2 部 11 种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籍竹简约200枚、木牍10枚、绢帛10种

甘肃武威县出土简牍92 枚,记载完整医方31个

A.南方医学技术远超北方

B.中医注重理论创新

C.造纸术促进了医学传承

D.两汉医学成就突出

6、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制度是 (     

A.四时捺钵制

B.猛安谋克制

C.南北面官制

D.四等人制

7、如图漫画选自民国四年结束之际出版的《神州日报》,漫画作者对本年度重要事件进行了总结,漫画后面是堆的厚厚的已经捆扎好的各式各样的文件,上面分别写着“中日民四条约”“党人录”“水灾星文”“风灾电”“请愿书”“劝进表”;最前面则放着几张刚刚运送来的还未来得及捆扎的文件,上面写着“滇事近闻一束”。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民国初年自然灾害频仍

D.袁世凯积极复辟帝制

8、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

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改变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

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

D.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9、下图是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D.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10、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所谓“好人政府”、“联省自治”等都是不现实的空想,惟一的办法是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统治,建立民主政治。这一认识(     

A.符合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实际

B.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肯定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地位

D.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1、宋初之政着眼于“防弊”,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的弊端而设的机构是(     

A.中书门下

B.枢密院

C.诸路转运司

D.知州

12、汉代选拔人才,以荐举制取代世袭制,以察举、征辟诠选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把选才权收归朝廷,把人才分为九等,选才标准规范、缜密,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知,汉到魏晋时期人才选拔的趋势是(        

A.更趋向于公平公正

B.更趋向于选拔权的归属

C.更趋向于重视血统

D.更趋向于才学和能力

13、明代中后期,晋商王显训曾告诫儿子们“商与士也,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唯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各安其业”。这反映了当时(     

A.工商皆本成为主流思想

B.传统择业观念有所转变

C.大众消费观念不断进步

D.传统义利思想根深蒂固

14、1930年5月,《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于4月15日给该刊记者的信:在当时“农民运动的发展比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的形势下,党应“暂时放弃城市”,而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由此推论当时(     

A.还没有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党内一部分人仍在坚持走“城市革命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得到广泛认同

D.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

15、《唐摭言》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17、宋之前,御史台官主要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纠正皇帝决策失误。宋仁宗将原门下省改为谏院,谏院成为与御史台共同运作的另一最高监察机构,其职能有所扩大,“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一变化(       

A.改变了武将擅权局面

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

D.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

18、美国学者哈特威尔认为: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7.5万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这一数据可用于说明北宋(     

A.民用煤炭需求量大

B.矿物开采效率提高

C.手工业冶铁的兴盛

D.工业领域出现变革

19、下图是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以下制度和此相关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标语是时代的反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风格的标语。下图所示标语“拥护共产党!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应该出现在(     

A.北洋军阀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金世宗也被百姓誉为“小尧舜”。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大定之治

D.康乾盛世

22、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以下对于“第二次知识接触”评价正确的是(     

A.产生了广泛影响

B.助推了社会转型

C.冲击了正统思想

D.传播了西方科技

2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意在(     

A.主张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批判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体现出(     

A.传统文化蕴含现代价值

B.中华文化呈现多元特色

C.双百方针激发文化活力

D.儒家思想影响文化认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背景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________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________爆发,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26、沿海危机

(1)东南沿海的“倭患”

①背景:明朝前期,朝廷严禁海外贸易,走私活动猖獗,________盛行。

②举措:明廷派________等人平倭,戚家军。

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________合作重创倭寇。

③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欧洲殖民扩张与争夺

①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________,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日益频繁。

②表现:

澳门:16世纪中叶,________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台湾: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________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________

27、由于________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________的领导,不可能冲破________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8、欧洲________不断发展,而________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1)中国仍然停留在________________统治依旧顽固。

(2)自给自足的________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

(3)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________,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4)社会________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9、外交理念:中国追寻_________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①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__,构建整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②深化同______关系。③中国与_____形成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④中国同_______之间也相互增进了了解,加强合作。

30、君主专制的发展

(1)实行________

①特点:迅速、机密。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设立________(中枢秘书机构)

①开始:_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

②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③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________,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雍正是一个工作狂,批奏折俨然是他人生的一大爱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间,累计写下了共一百多万字的奏折批语。每每批奏折到深夜,睡眠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小时。本来工作量就大,他还增加了,上奏人数。而且每件奏折都亲自批阅,有的奏折的批语甚至到达了一千多字。

(3)制造“________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31、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_______、以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32、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做________

3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____人,在我国的____省。

34、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原因:________的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________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________;群众性________ ②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36、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试以明末清初为例,概述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新旧世界的剪影(局部)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各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38、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28年,才建立了新中国。请回答: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哪次会议?

(2)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39、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