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关于如图所示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近眼睛的镜片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镜片为物镜

B.它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它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它的物镜与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相同

3、A、B两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图甲是A小车运动的图像,图乙是B小车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A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A、B两小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相同时间内A、B两小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D.A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B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4、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6、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如图所示是演奏者正在吹奏陶埙的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于陶埙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陶埙,改变陶埙声音的响度

C.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D.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7、春节假期,小明到凤凰古城游玩时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取适量白糖放入勺中,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勺子底部,同时用搅棒轻轻搅动糖液,使其均匀受热,防止糊底变焦。待糖完全融化、颜色变黄后,根据设计好的图形和线条走向作画,作画的时候要注意绘制速度要快、各部件保持连接、注意填补空白、巧妙设计粘贴点。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8、如图所示,是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我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对此情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演奏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真空可以传声

C.演奏时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若不看屏幕上的画面,仅听声音也可以分辨出是用葫芦丝演奏的,这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9、广州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生成要吸热

C.大煲内的水沸腾后,炖盅内的汤也会沸腾

D.炖汤时,炖盅内汤的温度可以达到大煲内水的温度

10、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 手影

C. 彩虹

D. 夜幕激光灯的照射

11、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1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身高为5.2米

B.中学生100米跑步成绩为15秒

C.运动会实心球的质量为50克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为10米/秒

1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14、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于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各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毅外长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王毅外长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王毅外长和杨洁篪主任的声音

15、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猎豹飞奔

B.时间流逝

C.小草长高

D.茶香四溢

16、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17、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18、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记载。则图中能对该现象进行正确解释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9、对下列物理量,描述合理的是(  )

A.物理教材的宽约为

B.正常人的心率约为60次/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D.洗澡水的温度

20、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升华吸热

B.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滴水成冰,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2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学校教室的高度约为3.5m

B.初中生的身高约是170mm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3s

D.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7秒

2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的响度和音色相同

B.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23、2023年12月5日世界宪法日,学校组织八年级的部分同学去直隶总督署参加研学活动。班上有部分同学去给小明送行。小明坐在车窗边,看到同学们渐渐后退,而同学们看到大巴车开走了,小明和同学们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地面

B.汽车、汽车

C.地面、汽车

D.汽车、地面

24、如图所示,气温较高时,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

A.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苹果内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苹果内部的水渗出皮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适当的_________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因为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6、仔细观察图1,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观察图2发现,在相同地面上,一个人拉着一样重的物体比两个人还感觉轻松,说明   可以减小摩擦.

 

 

27、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km/h,如果这辆车以这样速度匀速行驶了半小时,行驶的路程为______km。

 

28、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制的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29、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____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_____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____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少伤害,可以制造_____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30、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31、一瓶500g的水,倒掉50g后,剩余水的密度将______,若剩余的水全结成了冰,则冰的体积增加了______cm3;某医院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8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32、小彤发现物理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她总结的相关知识如下,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1)如图所示的PVC管是一种合成材料,许多家庭中的自来水管就用了这种材料。某水管上标有“1.35MPa”字样,它表示此水管可承受的最大__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是1.35MPa,此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填写中文名称全称)。

(2)进入医院就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这说明________。静脉输液时,如果出现血液回流,医生常常会把药液瓶升高,这样会使针头处药液的________增大,从而使针头处药液的压强增大,此压强大于血管内的血压时,药液才会流入人的静脉。

(3)如图甲所示是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如图乙所示是修理汽车时常用的工具液压千斤顶。工人师傅施加一个较小的力,液压千斤顶就能把很重的汽车顶起来。液压千斤顶的原理是________

33、人们在端午节会吃粽子,当把粽子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发现粽子完全浸没水中且沉在锅底,这说明粽子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此时粽子对锅底的压力______粽子受到的重力。

34、选用大空隙结构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能吸收车辆行驶的时候产生的噪声,这是从______减弱噪声。同时路面呈微小凹凸且不积水,可较好地防滑和防反光,路面反光是因为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a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旋。如图c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___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b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都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37、一辆汽车装满货物共重5×104N,发动机的功率为7×104W,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0min,汽车所受阻力是车总重的0.1倍。求:

(1)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3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过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g取10N/kg)求:

(1)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小石块的体积。

(3)小石块在某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4)该液体的密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40°方向射到地面,如果要用一个平面镜把太阳光垂直反射到井底,这个平面镜应如何放置?画出光路图,标明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__________

40、(1)如图甲,重10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

(2)根据图乙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

41、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凸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