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水银

-38.8

0

328

1083

A.的酒精是固态

B.可以将铅放到铜制容器中熔化

C.放在的恒温房间中的水会凝固结冰

D.东北有的地区今年12月份的气温降低到,能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气温

2、下列对自然界的物态变化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柱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放热后形成的

C.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固形成的

D.冰雪消融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3、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红、白糖加少许饴糖为原料。将糖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用小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便完成制作,如图所示。在糖画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液化后凝华

4、钢板(  ),质量会发生变化

A.被送上太空后

B.被打磨后

C.被卷起来后

D.受热膨胀时

5、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6、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7、如图所示,物体A、B间用不计重力的轻弹簧连接,A物体的重力为8N,B物体的重力为10N。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提着物体A,当A静止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  )

A.10N

B.8N

C.18N

D.2N

8、谚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立春,冰雪消融

B.寒露,露珠晶莹

C.冬至,千里冰封

D.霜降,霜挂枝头

11、“祝融号”火星车使用了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比铝还轻”实际是指(  )

A.该材料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小

B.该材料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小

C.该材料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小

D.该材料的熔点比铝的熔点小

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运动慢

B.0~4s甲比乙运动快

C.第2s末甲、乙速度相同

D.第4s末甲、乙速度相同

13、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0

1

2

3

4

5

6

7

999.84

999.90

999.94

999.96

1000.00

999.96

999.94

999.90

A.水在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14、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时,在百米跑道的发令台上常有一块圆形挡板,如图所示,圆形挡板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使终点计时员更清楚的看到白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有偏差

B.圆形挡板应选用深色或黑色的

C.计时员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方法来判定成绩快慢

D.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挡板是漫反射的结果

15、如图所示,一名乘客站在某商场内匀速下行的扶梯上,若认为乘客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商场内的墙壁

B.商场内的地面

C.扶梯旁步行的乘客

D.扶梯

16、为了较准确地测出200mL水的体积,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最合适的是(  )

A.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

B.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10mL

C.量程为300mL,分度值为2mL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

17、图中是我校《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选修课上,学生利用自制吉他演奏歌曲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通过调节弦的松紧来改变音色

B.用不同力度拨弦时改变的是响度

C.声音的频率高,是因为弦振动的幅度大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8、如图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音色相同

D.甲、丁的响度相同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小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C.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下列关于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21、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喷入寒冷的空气中形成雪。人工造雪中雪的形成是(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22、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中,属于减慢液体蒸发的措施是(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进冰箱储存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3、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测视力的情景,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4m。为满足测量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阳和平面镜不动,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移动1m

B.平面镜和视力表不动,让小阳靠近平面镜移动1m

C.小阳和视力表不动,将平面镜靠近视力表移动1m

D.视力表不动,小阳和平面镜同时靠近视力表移动1m

24、如图,“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做法中,能有效减少时间测量误差的是(  )

   

A.将斜面等分成更多段

B.适当减小斜面的高度

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

D.听到撞击挡板声停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一运动员在参加百米短跑比赛的过程中,前半程用时6s,后半程用时4s,则他后半程的速度是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6、冬天常见的霜,是水蒸气_________成的小水晶;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

 

27、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急救病人用去一半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如果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要将一个容积为2L的瓶子装满水并密闭放入冰箱冷冻,若瓶中的水全部结冰,为使瓶子不被胀破,至少要从瓶子中倒掉_________g水(ρ=0.9g/cm3)。

2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a)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________v(选填“< ”、“ =”或“>”)其中v=_______m/s。

29、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如图,用体温计测量某人的体温,结果显示是______℃.

30、小明将铁丝绕在小木棒上,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然后将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ρ,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F_______Fρ_______ρ;若甲中液体为水,密度计两次浸入液体的深度分别为 hh,则ρ________。(请用字母ρhh表示)

   

31、天文学家________ (选填托勒密哥白尼哈勃”)提出了日心说; 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宇宙在________.

32、演奏古筝时,演奏者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如图所示,古筝就能发出_____不同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地震时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它们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3、如图所示,这是我国99A主战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___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凸起的棱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___________,该坦克质量为52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该坦克静止在水平地而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34、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的情况,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此处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用手敲桌子,小明将耳朵贴在桌上听到的声音比没有贴桌面时的更大,这一现象说明固体传声______(选填:“速度更快”或“效果更好”);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如果将该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泡沫塑料球_____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大小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明同学家离学校有1.2km,他步行上学的速度为1.0m/s,求他至少应该提前多少分钟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迟到?

37、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

里程/km

0

84

 

300

(1)求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该列车长200m,中途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为2km的隧道,则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是多少秒?

 

38、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30min。

(1)发动机做的功是多少?

(2)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卡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至少写出两个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1)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沿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______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的小球,悬浮在斜面上盛水的杯中,画出小球所受到力的示意图。(取g=10N/kg)______

40、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 )

4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图乙中分别做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的大致图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