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19题,共 95分)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2、小明去医院打点滴,药物进入血管的时候引起了局部红斑,经检查发现是药物刺激引起的炎症,判断是哪种血管炎症(  )

A.动脉炎

B.静脉炎

C.毛细血管炎

D.无法判断

3、如图分别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与图甲相比,图乙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细胞质;④液泡;⑤细胞核;⑥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⑥

D.②④

4、在甲、乙、丙培养皿中放入少许清水,分别放入10粒有活力的绿豆种子。室温下,将甲培养皿放在黑暗处,乙培养皿中添加大量水没过种子,丙培养皿放在冰箱中。最可能萌发的种子是(  )

A.甲

B.乙

C.丙

D.都不能萌发

5、如图为显微镜结构与视野的示意图,下列操作过程或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B.欲获得明亮的视野,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C.调到视野乙后,不可以再调节a

D.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d

6、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多种,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光合作用制造

B.根吸收的水分中,95%以上被光合作用利用

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

7、水稻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8~32℃。国家规定,普通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不得低于80%。某科研小组对一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种子数量

取样方法

温度

实验结果处理

A

5组,每组1粒

挑选个体较大的种子

10℃

取5组的最大值

B

5组,每组100 粒

随机取样

30℃

取5组的平均值

C

1组,100粒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

43℃

取5组的平均值

D

3组,每组5粒

随机取样

43℃

取5组的最小值

A.A

B.B

C.C

D.D

8、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变形虫

B.眼虫

C.水绵

D.草履虫

9、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视野分别如图甲和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视野直接换高倍镜后视野亮度变暗

B.甲视野下得到乙视野必须移动载玻片

C.乙图视野中细胞数量比甲图视野中多

D.甲视野中的细胞在乙视野中均可看到

10、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大鱼吃小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惊起一滩鸥鹭”——应激性

C.“岸边柳树发出嫩芽”——生物能够繁殖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变异现象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干旱会使植物萎蔫

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

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

D.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

12、下图为小秦同学总结的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概念图,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果皮

B.自身条件良好的种子都能萌发

C.②表示种子萌发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D.播种前,需挑选少量个大饱满的种子测定发芽率

13、如下图所示,A袋中装有空气和菠菜,B袋中只装有空气,它们均放在暗处30小时左右,然后分别将A、B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的变化分别是

A.浑浊、浑浊

B.澄清、澄清

C.澄清、浑浊

D.浑浊、澄清

14、闽南开春第一果“云霄枇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蛋白质和矿物质。这些维生素和有机酸等物质主要存在于枇杷细胞结构的(       

A.细胞壁中

B.线粒体中

C.液泡中

D.细胞核中

15、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下列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是(       

A.播种时用地膜覆盖

B.给水培的植物配制营养液

C.立体种植

D.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

16、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放在室外的铁皮会逐渐生锈

B.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下垂

C.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

D.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17、榴莲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有“水果之王”的称号。榴莲壳很坚硬,有支撑和保护作用,主要由_______构成。(  )

A.机械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18、正在上七年级的郝学同学和妈妈在饭店吃饭,看到妈妈点了一道菜,叫做“海带龙骨汤”,他就问妈妈,海带属于什么植物,郝学妈妈不知道,请聪明的同学你帮他妈妈回答(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19、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红树林的根系发达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二、(共1题,共 5分)

20、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_

22、哺乳动物牙齿有__齿、__齿和__的分化,分别具有______作用.

23、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变为视野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4、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中、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______、适宜的______和充足的空气。

25、使用显微镜时,在明亮的环境中可将反光镜的___________对准光源,在较暗的环境中可将反光镜的___________对准光源。

26、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______中;体表有_____覆盖;用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 的摆动以及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体温__________

27、大米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被吸收。

28、玉米的花为单性花,为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对玉米进行_______

29、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________反射,由_____________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___________的后天性反射。它是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________的参与下完成的。因此,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0、细胞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染色体由____________组成。

四、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人体中的有关结构与其功能对应起来,填在相应字母前面的括号内

( )——A;( )——B; ( )——C;( )——D

五、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____

六、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绿色开花植物又名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是地球上最完善、适应能力最强、出现得最晚的植物。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种子、果实、花的示意图

(1)图甲中的③是由图乙中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丁中的[f]_____发育而来。

(3)图丁中的b、a、e构成桃花的 _____,从图丁所示阶段到图丙所示阶段,植物体必须要经历 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4)图乙中的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它有两片子叶,无 _____

34、一位同学做完“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后,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中为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开始时在载玻片中央用滴管滴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叶的叶肉细胞中,还有____________,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