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19题,共 95分)

1、下列哪种行为不是鸟的繁殖行为(       

A.孔雀求偶

B.戴胜亲鸟育雏

C.公鸡报晓

D.中华攀鸟筑巢

2、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水稻、柳树、海带

B.松树、蘑菇、葫芦藓

C.蚯蚓、地衣、蕨

D.金鱼藻、仙人掌、猫

3、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4、下图中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较大且呈黑色的绒毛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是细菌菌落,b是真菌菌落

B.a是真菌菌落,b是细菌菌落

C.a和b都是细菌菌落

D.a和b都是真菌菌落

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B.人体注射流感疫苗后不会再患肝炎

C.吞噬细胞发挥作用的防线是第二道防线

D.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太弱引起的

6、如图中,甲、乙、丙、丁代表血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方向是甲→丙→丁→乙

D.丁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7、人体绝大多数的代谢废物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膀胱

B.肾脏

C.尿道

D.输尿管

8、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在水中生活到陆地产卵的动物是(  )

A.青蛙

B.海龟

C.鲫鱼

D.蜥蜴

9、下图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下图是叶芽结构示意图。

【1】叶芽发育时,__________的细胞不断分裂,使芽轴逐渐伸长。(  )

A.①

B.②

C.③

【2】叶芽的结构中,能发育成侧芽的是(  )

A.③

B.④

C.⑤

1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盛开花朵

B.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C.都是靠种子繁殖

D.都由子房发育成果实

12、某人意外造成脊髓横断,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13、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蛇、鳄鱼、老鼠等动物对人类威胁很大,越少越好

B.捕杀野生棕熊,能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食用肉质蛋白

C.蟾酥是青蛙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干燥后可以入药

D.狗天生嗅觉灵敏,缉毒犬能协助警察侦查违禁品

14、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林奈创立了双名法,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例如,林奈给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L,其中Helianthus是向日葵的(  )

A.属名

B.种名

C.纲名

D.命名者姓名

1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B.蚂蚁觅食、大雁迁徙、老马识途都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C.暴雨前,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D.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16、若Δ、口、☆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图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A.   

B.   

C.   

D.   

17、李洪家养了蜜蜂,他发现大黄蜂会捕食蜜蜂,而捕食的成功率与巢外蜜蜂数量的多少有关,蜜蜂太多时大黄蜂甚至会遭到围攻,他将结果绘制成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巢外蜜蜂数量越多,大黄蜂捕食蜜蜂成功率越大

B.当巢外蜜蜂数量达到20只时,大黄蜂有生命危险

C.大黄蜂的捕食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D.蜜蜂中蜂后雄蜂不攻击大黄蜂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18、下面描述的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C.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9、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喜欢吃大颅榄树的果实。而大颅榄树的种子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冲破种皮,因此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根据材料可以得知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A.取食果实,产生粪便为其提供水和无机盐

B.取食叶子,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

C.消化种子外的种皮,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保护种子,不被其他动物破坏

二、(共1题,共 5分)

20、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A.乙

B.丙

C.丁

D.戊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大山雀的身体呈_________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动作,前肢变成了__________,附着在发达的胸肌上。

22、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   ,B表示  

(2)当手臂处于(一)状态时,A处于   状态,B处于 状态;当手臂处于(二)状态时,A处于   状态,B处于   状态.

(3)由(一)到(二)必须在   支配下才能完成.

(4)当手臂自然下垂时,A处于   状态,B处于   状态.

 

23、生物分类的等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目、_____、属、_____。其中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____,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____,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____,反之,相似程度越____,则亲缘关系越_____

24、鱼的身体大多呈______________,有利于减少运动时的______________

25、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__动物。

26、蛙、春蚕、燕子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27、乳酸菌、蘑菇属______性微生物,肺炎双球菌.黄疸杆菌属______性细菌,灰指甲、脚癣是由______引起的。

 

28、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叫做_____________。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__________

29、鱼在水中游动,有许多器官和生理功能与之适应。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也许通过你的推测和经验知道一些,但你完全相信吗?不如我们自己设计一份研究报告,有机会不妨亲手试一试。

(1)提出问题:你准备研究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以下有3个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分别说明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

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

 

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最能说明

问题。

 

方案3:用细线或细木条局部捆扎鱼鳍,再进行观察。

 

若上述三种方案你均不同意,你的方案是方案

 

(4)你的实验结论是:

 

30、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_________或受到_________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来克服,维持其相对__________和平衡的状态。

四、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左右各项相匹配,并将匹配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五、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 )

六、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根据图,回答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1)甲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如果①是蜜桃的枝条,②是山桃的树干,用该方式繁殖的桃树,所结出的果实为___________(填“蜜桃”或“山桃”)。

(2)乙图所示鸟卵结构中,为1发育为雏鸟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脊椎动物中,与鸟类都具有坚韧卵壳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_

(3)丙图所示昆虫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_发育,如果该昆虫是一种有害昆虫,则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发育时期是[   ]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图中甲代表某种物质,AB表示生物种类,①②表示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②_____是生物A特有的生理活动,通过该生理过程,生物A_____可以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储存的有机物。

(2)动物和生物B都能通过生理活动①_____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甲,供生物A重新利用。

(3)生物A死亡后,其遗体能被B慢慢分解,但如果A生物被动物取食,有机物则会在动物体内更快被分解。由此可见,动物可以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