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病例,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A.艾滋病

B.猩红热

C.禽流感

D.口蹄疫

2、手不慎被轻度划伤时,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起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A.红细胞

B.血小板

C.无机盐

D.白细胞

3、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4、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共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能伴随动物一生

B.生来就有

C.有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需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所得

5、某实验小组调查了不同人群的关节炎发病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被调查的人群

慢跑爱好者

久坐不动者

运动员

关节炎

3.5%

10.2%

13.3%

A.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B.慢跑爱好者关节炎的发病率较低

C.运动员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关节

D.关节炎发生病变的场所是关节腔

6、“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关乎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有关食品保存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真空包装法保存肉肠

B.将大米放在温暖潮湿处保存

C.鲜肉加盐腌制后保存

D.将酸奶等乳制品放在冰箱内冷藏

7、人类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研究从未止步。2023年5月,在《自然》杂志中有文章称,栉(zhi)水母是动物进化树上最早的分支。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②原始生命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③形成语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④栉水母是地球上最早的动物⑤栉水母与人核酸分子的差别小于大猩猩与人核酸分子的差别⑥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8、“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下列动物不能在空中飞行的是(  )

A.蝉

B.蝙蝠

C.鹰

D.鱼

9、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C.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D.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10、如图是人体血液分层现象,能分别表示加入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图示是(  )

A.②④

B.②①

C.③①

D.③④

11、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酱油的制作——利用了霉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12、今年3月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新开林场辖区的远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东北虎一家三口(虎妈妈和两只未成年虎)“巡山”的视频影像(下图)。从功能上看,老虎“巡山”所属的行为是(  )

A.繁殖行为

B.领域行为

C.取食行为

D.节律行为

13、线形动物在进化上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A.出现能自由运动的个体

B.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C.大多数寄生

D.生殖器官发达

14、果实中种子的多少取决于(       

A.卵细胞数目

B.精子数目

C.子房数目

D.一个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15、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由环境因素决定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蚂蚁觅食、大雁迁徙、黑猩猩钓取白蚁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6、“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已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为测试一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假如选择600粒,有510粒发芽,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能否播种?(       

A.90%,能

B.90%,不能

C.85%,能

D.85%,不能

17、种植果树时,为提高果树产量,要使果树多分枝,栽培时应该注意的是(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均保留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均摘除

18、能够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A.古鱼类化石

B.恐龙化石

C.始祖马化石

D.始祖鸟化石

19、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法布尔一生都在观察昆虫的习性,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写成《昆虫记》

B.弗莱明是一位细菌学家,他发现了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C.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D.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二氧化碳

20、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于对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的研究,建立了DNA双螺旋模型

B.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重要的遗传规律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如图为植物蒸腾作用的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中的水分能够通过[ ]__________的吸收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根、茎、叶中的[   ]_________输送到叶肉细胞。

2在植物的[ ]________内,水分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但绝大部分的水分都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的[  ]________散发到大气中。

3从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由于植物的__________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空气的________,提高空气的__________。

4在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移栽的成活率,从蒸腾作用角度考虑,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子女的相貌总与父母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栖动物,其皮肤干燥,表面覆盖______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蝗虫身体上的______不仅能保护身体,也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4、某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想探究一下“环境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三个相同的鱼缸,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

③从池塘中采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平均分为三份,同时放入三个鱼缸中.

④将三个鱼缸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定时进行观察和现象记录.

试分析回答: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哪一个鱼缸?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则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3)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 要经过 才能成为幼蛙.

(4)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 组的幼蛙可能会很快死亡,原因是

(5)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 的作用.

 

25、制作酸奶、泡菜所使用的细菌是______

26、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由骨、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7、生物体具有许多性状,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生理和________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28、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_____法。

29、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__

3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鲫鱼做实验材料,开展探究实验活动。

(1)鲫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_____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2)轻轻掀起活鲫鱼的鰓盖,发现鳃是鲜红的,可见其内含有丰富的_____

(3)用凡士林涂抹在某结构,发现鲫鱼不会躲避障碍了,说明该结构是_____

(4)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进行_____

(5)与流入鲫鱼鳃的水相比较,流出鲫鱼鳃的水_____

A.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都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氧的浓度增加

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浓度减少   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都减少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鼓翼飞行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发展战略,州内各县市、乡镇纷纷建起了森林公园、绿色休闲场所等。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到森林公园玩,园内有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植物。我向爸爸妈妈介绍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有关知识:

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根尖的_____吸收的。

2)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植物体内的水由低处向高处运输,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运输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_____作用提供动力,植物也难以完成水分运输。

3)水和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4)植物体的活细胞都要进行_____,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游玩中,我们看到了水杉、桃、银杏、苏铁、枇杷等植物,上述五种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_____

6)农作物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内的_____运输到各器官,体内大部分水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_____散失到大气中;给农作物施肥,主要是为植物提供_____

3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下图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请据图作答:

(1)兔、植物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4]代表的生物____________把遗体分解为[1]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_。可见[4]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___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的。

(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列举与图中[4]营养方式相同的有益细菌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