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鱼缸底部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照亮挡板上N点,当鱼缸内水面上升高度d后,挡板上M点(图中未画出)被照亮,则M点和N点间的距离(  )

A.等于d

B.大于d

C.小于d

D.无法确定

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金秋体育节上,八年级同学接力赛的精彩表现赢得全场的欢呼,跑赛过程中,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看台上的观众

B.手中的接力棒

C.终点的计时老师

D.比自己快的运动员

4、如图,物质M从甲态先变成乙态,再从乙态变成丙态,两次变化均要放热。甲态名称及M由甲态直接变为丙态的过程为(  )

A.液   汽化

B.气   凝华

C.固   升华

D.气   液化

5、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30s内甲的运动速度小于乙的运动速度

D.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6、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7、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

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

8、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如图所示行“夸赞礼”的两位同学面部之间的距离d约为(  )

A.0.5m

B.1.5m

C.3.0m

D.4.5m

9、小明学了“龟兔赛跑”寓言故事,绘制了“龟兔赛跑”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和兔子同地点同时刻出发

B.乌龟和兔子在途中共相遇两次

C.兔子醒来后做加速直线运动到达终点

D.无法比较乌龟和兔子全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10、甲、乙两小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

C.甲车越来越快

D.乙车不可能静止

1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质量不变

1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B.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13、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各种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日食现象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杯中笔

14、下列四个选项是物体运动的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

A.   

B.   

C.   

D.   

15、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16、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如图所示为一款可声控的电视,使用时人只要对着遥控器说出调节指令,遥控器即会识别指令并完成相应调节任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说话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遥控器的

C.遥控器识别指令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D.遥控器是通过超声波向电视机发出指令的

17、如图,附中初二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来验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两个实验,以下两位同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彭认为在图甲实验中,三次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应该相等

B.小涂认为在图乙实验中,小车会减速是因为惯性在木板、棉布、毛巾上逐渐变大

C.小彭认为在图甲实验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到砝码和木板的力相互平衡

D.小涂认为在图乙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8、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ρ2 = ρ3 ρ4;② ρ1ρ2 ρ3ρ4;③ m1 m2 m3 m4;④ V1 V2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国庆节期间,小明在南湖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了“鱼在云中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的云是天空中云的实像

D.看到的鱼在实际鱼的下方

20、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一次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选择参照物

B.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列车是运动的

C.“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这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D.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这是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

21、关于普通中学生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身高1.70dm

B.质量是60g

C.正常体温是39℃

D.步行速度1m/s

22、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的像是虚像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

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小

D.“水球”相当于凹透镜

23、要测量雪的密度,如图所示,某同学找来一个容积为的立方体容器,先装满蓬松的雪,然后将雪平整地压紧为3cm厚的冰,冰完全熔化成水的深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

B.容器中蓬松的雪的密度为

C.冰的密度为

D.

24、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观察刻度尺是,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人耳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26、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27、小强喜欢军事节目,他记下了一个节目表述的问题:一艘潜艇静止在海面上向下发出超声波,经过 8s 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此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m;探测海底深度后该潜艇潜入水中,在水中某一深度处以 54km/h 的速度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为避免碰触暗礁,向正前方发出超声波信号,从发出信号到经暗礁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 4s,当它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候距离暗礁________m(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

28、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龙卷风发生时伴有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_____

29、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观众通过收听获得党史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这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来判断的。

30、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升空,此过程中火箭受到 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搭载的试验飞船的动能将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1、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2、医生通过听诊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____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_____

33、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 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34、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学完力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量和外力大小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橡皮筋受到的拉力与螺母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中,不同的有___________个;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_____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_____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___________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___________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较___________,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明和小华想要测定一段铁路的长度,他们查表得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于是两人各站在铁路的一端,小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明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两次声响的间隔时间为3s,请问两次声响分别从哪里传递过来?这段铁路有多长?

37、汉朝时,有位士兵违反了军纪,将军想要处罚他。由于此士兵善跑,所以将军提出“如果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跑到远处的山头,就可以免除处罚”。如果此香的长度为10cm,燃烧速度为0.01cm/s,士兵的平均奔跑速度为8m/s,出发处距离山头7km。计算说明此士兵是否会受到惩罚。

38、原酒的度数都在60度以上,一般不易饮用,白酒企业需要将原酒降度,即与适量水勾兑混合,并调香、调味后包装为成瓶酒后进行销售,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指的是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现有某厂生产的一种瓶装“500mL460的白酒已知酒精的密度0.8×103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粗略认为白酒由纯水和酒精混合而成,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求:

1)每瓶白酒所含酒精的体积和质量;

2)每瓶白酒所含水的质量?所装白酒的总质量;

3)这种白酒的密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40、(1)如图,这是篮球投出后在空中飞行时的情景。如不计空气的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篮球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2)如图,一个苹果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苹果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41、在图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并标注出透镜的光心和焦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