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学楼内不奔跑,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我们在走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  )

A.1cm/s

B.1dm/s

C.1m/s

D.10m/s

2、关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不同物质组成的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小

3、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体检,下列各项体检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1.6cm

B.质量50kg

C.体温20℃

D.1分钟脉搏跳动20次

4、我国近视眼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到近40%,初中生近视率达到60%,广大青少年保护眼睛健康非常重要。下列关于近视眼分析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矫正

D.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

7、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8、物理课上,小王同学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了四次测量,记录的数据是:18.38cm,18.36cm,18.12cm,18.35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最接近的值是(  )

A.18.30cm

B.18.363cm

C.18.36cm

D.18.37cm

9、小明学习光学之后,对光学仪器很感兴趣,下列光学仪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凸面镜,主要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扩大视野

B.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C.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戴凸透镜来矫正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10、下面的四个图中,符合晶体的凝固规律的图像的是(  )

A.

B.

C.

D.

11、郝闻用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加工制作零件(),材料都不剩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若都做成实心零件,则铝零件质量小于铁零件

B.若都做成实心零件,则铝零件体积小于铁零件

C.若都做成外形相同的零件,则铝零件必是空心

D.若都做成外形相同的零件,铁零件空心体积大

12、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熔化

D.液化

13、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上针的影子

B.皮影戏中的皮影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D.筷子水面处弯折

1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用相同的力拨动,得到的结论是(  )

   

A.声音变大

B.声音变高

C.振动变慢

D.响度变小

1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的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

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

16、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1.2m,即(       

A.1.2×10-2cm

B.1.2×10-3mm

C.1.2×106μm

D.1.2×10-9nm

1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考试用签字笔的长度大约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D.人感觉舒适的气温为

18、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固体不能传声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污染

19、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20、2023年国庆节,南海九江超级龙舟联赛某场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能够在真空传播

B.锣鼓声与加油声的音色相同

C.用锣鼓声指挥选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有节奏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21、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夺冠,在本项赛事中实现三连冠。如图所示是比赛时的情景,关于比赛现场中的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个跨步的距离约为10m

B.羽毛球球拍的长度约为65cm

C.拿起球拍的力约为100N

D.羽毛球的质量约为500g

22、下列一些物理数据,合理的是(  )

A.课桌高大约是

B.株洲市冬天最低气温是

C.一个鸡蛋大约是

D.初三学生小明50米跑的时间约为5秒

23、如图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多地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及空气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除尘。雾炮车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气压将水加压,经过管道输入到高压喷嘴雾化装置形成飘洒在空气中的水雾,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和悬浮微粒,从而实现降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因为消毒剂升华了

B.雾状的消毒液的形成与晨雾的形成一样,都是熔化现象

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吸热而汽化

D.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放热而液化

24、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的名曲《百鸟朝凤》中,模仿的多种鸟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唢呐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音调

D.悦耳动听的唢呐声一定不会是噪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舞台上,表演者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载歌载舞。

(1)“仙境”是利用干冰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______热量,使舞台上方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___________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的;

(2)优美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观众耳中的。

26、小明坐着小轿车静止在山峰前,按响喇叭后2秒听到回声,则车离山峰距离______m(声速为340m/s)。小轿车倒车时靠______(超声波/次声波/紫外线/红外线)发现障碍物,并及时报警。

27、小红去“宋城”旅游时,从后视镜中观察车后一辆汽车牌照,如图所示,则该车牌号为沪E-______。到了宋城,进入一个迷宫,里面由一面面平面镜组成,她的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红,若小红与像的距离为2米,则小红此时站在平面镜前______米处,这时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为1.7米。则实际小红的高度______1.7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在城市内的立交桥两侧竖立隔音板,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dB。

29、一圆台形状的实心物体,按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设圆台两底面直径之比为3∶5,圆台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1F2,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1p2,则 F1F2 =______p1p2=______

30、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_____________,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_____________,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______________。(填物体的浮沉状态)

 

31、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______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约________=3×105 km/s。

32、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化较高的“保真度”中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33、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

(1)如果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则平面镜与被测者的距离应为_____

(2)画出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的光路图。

____

34、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____(填“凸”或“凹”)透镜.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感温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oC

40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50

53

(2)表中记录的是实验中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min,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字母)。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辆油罐车装了50m3的石油,易非同学从车上取出60ml的样品,测其质量是49.2g,试求:

1)石油的密度;

2)这辆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37、建筑工地需要40m3的砂石,为了估测砂石的密度,现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砂石,称得桶中砂石的质量为52 kg;倒掉砂石后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砂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t的卡车将砂石运送到工地,需要运多少车?

38、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0.8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4℃,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温度计内液面的位置,并将液柱涂黑。

40、在水平向右行驶的小车车厢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悬线竖直),小车水平地板上放置一物块A,如图所示,请画出物块A受力的示意图。

4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