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钼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钼属于金属元素
B.钼原子变成钼离子质量几乎不变
C.“Mo”表示钼元素、1个钼原子、钼这种物质
D.钼的原子序数为42,表示其核内有42个中子
2、气体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归纳推理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品红扩散、尘土飞扬等现象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镁燃烧后测得固体质量增加,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氢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的一定是氢气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3H2:3个氢分子
B.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H2O: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5、如图是制取氧气的四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工业制取氧气的途径,该过程利用的是氧气、氮气的密度不同
B.利用②和④途径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C.②、③和④都是通过氧化物分解制取氧气
D.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应选用途径④制取氧气
6、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7、规范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过滤
D. 加热液体
8、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取用固体粉末
9、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应选用的燃料为
A.氢气
B.甲烷
C.汽油
D.乙醇
10、古代搭建戏台时,常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以减缓木材腐烂,所利用碳的化学性质是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制取氧气
B.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说明了
A.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中药熬煮后去除其中的药渣 | 纱网过滤 |
B |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
C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D |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 煮沸 |
A.A
B.B
C.C
D.D
1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化学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D.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将铁与氧气、水同时隔绝才能防止铁生锈
15、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石油、水银都属于混合物
B.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证据推理: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6、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9 | 3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3 | 4 | 17 |
A.X的值为12
B.乙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C.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D.丙可能是化合物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 CO2中的少量 CO | 点燃 |
B | 区分 MnO2粉末和木炭粉 | 观察颜色 |
C | 鉴别双氧水和蒸馏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D |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A.A
B.B
C.C
D.D
1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科学思维: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点燃酒精灯
20、我们通常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 | 取适量样品加水溶解,加入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B | 鉴别CaCO3、NaCl、NaOH三种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C | 区分硫酸铵、氯化钠两种白色粉末 | 分别取少许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 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用适量盐酸溶解沉淀,再分别蒸发两种溶液 |
A.A
B.B
C.C
D.D
2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C.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D.硬度很大,熔点高
22、在实验室,O2和CO2都可以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银白色
B.将足量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混合: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放热
2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过滤
C.熄灭酒精灯
D.滴加稀硫酸
25、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所示(温度保持在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4.2 | 2 | 0 | 9.2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
C.升高温度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
D.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丁>甲>乙>丙
26、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结束前应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换成石墨粉,实验现象相同
27、有些元素有变价,如氮元素,某同学在学习中归类了“氮及其化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对应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_____,它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
(3)浓氨水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标出
中氮元素化合价:_____。
28、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组成的装置。某同学用此装置测定的氧气组成<1/5。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写2条):⑴ ⑵
29、(3分)图中、
、
各代表三种不同原子,它们形成的分子中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
(1)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30、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铁锅是常用的炊具,写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
(2)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车用铅酸电池充电的反应为:2PbSO4+2H2OPb+2H2SO4+X 。则X的化学式为___ ___。
(3)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以锶元素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
②图2所示粒子的符号是Sr2-
③锶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④锶元素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2Cu_____。
(2)5个水分子_____。
(3)2个碳酸根离子_____。
(4)氦气_____。
(5)Al3+_____。
32、甲乙两同学一起用量筒量取某液体体积,甲同学俯视读出体积为23mL,之后倒出一部分液体,乙同学仰视读出剩余液体体积为12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11 m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3、(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② 硫在空气中燃烧:
③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2)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取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50mL量筒
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用 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取8mL的液体用
34、水是生命之源,为了更好保护龙山河水,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研究。
(1)龙山河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防止河水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
A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不向河中随意倾倒垃圾 D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3)小组同学想要证明水的组成,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 (填字母)。
A 水的蒸发 B 水的蒸馏 C 水的电解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35、根据表中NaCl和KNO3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Cl溶解度(g/100g水)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溶解度(g/100g水)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①40℃时,NaCl的溶解度是 (7) 。
②2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根据图1和图2现象判断:甲烧杯中的固体是 (8) ;将图2中的两溶液降温至40℃时,对两种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9) 。
A.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甲一定会析出晶体
E.甲溶液浓度一定大于乙溶液浓度
③如果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可采用方法 (10) 。
④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11) 溶液。
36、同学们玩过“化学扑克”牌吗?它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硫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_________→( D )→ ( B )→_________
(2)写出D玩家的牌中物质与C玩家的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3)自然界中A物质通过__________(填 变化的名称)转化成甲,同时还生成了葡萄糖_______(填化学式),但葡萄糖很快就变成了淀粉,暂时储存在叶绿体中。
37、某同学欲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
(1)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偏左,则平衡螺母应向______旋动。
(2)上述图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3)图 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38、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____色。
39、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樟脑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樟脑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精准扶贫使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地区也使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使用后关闭阀门即可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
40、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 + Br2,I2 + Na2S==2NaI + S↓,Br2 + 2KI==2KBr + I2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 Cl2 + 2NaI===2NaCl + I2 B I2+2KBr===2KI + Br2
C Br2 + Na2S===2NaBr + S↓ D Cl2 + K2S===2KCl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