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八月桂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氯化钠溶于水就是氯化钠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是20%
D.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溶液中会出现浑浊
4、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可增强导电性。兴趣小组为探究电解水时所需NaOH溶液的最佳浓度,在图1所示装置中分别注入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在9V电压下电解3min,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b中产生的气体可做燃料
B.根据图1实验可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C.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
D.电解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所产生的氢气、氧气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
5、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金燧”(聚焦太阳光取火)和“石燧”(撞击石块产生火星取火)三种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燧”增大空气中氧气含量
B.“金燧”不受天气条件的制约
C.“石燧”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三种方法均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OH-
D.CO2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衣服
B.食物腐败
C.冰雪融化
D.水果榨汁
8、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属于金属元素
B.钒原子中子数为23
C.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9、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
10、下列关于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时,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碳分子:C60
B.1个铁离子:Fe3+
C.两个氢原子:2H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对比①③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13、北京冬奥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D.碲属于金属元素
14、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H2O,生成物是H2和O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减少
C.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通电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O
B.氦气:He2
C.碳酸钠:Na2CO3
D.一氧化碳:Co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天然气作燃料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用干冰储藏食品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7、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钢铁产业
B.加大原煤开采运输
C.增加开山采矿投资
D.建设风力发电设备
18、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9、载人航天器中处理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20、如图是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水煤气”是混合物
B.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反应前的氧化物与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3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1、关于化学反应“2H2S+3O22SO2+2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2S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C.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2价
D.参加反应的硫化氢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22、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污水集中处理
D.坚持绿色出行
23、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少开私家车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24、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异味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25、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钢、锡
B.纯净物:活性炭、金刚石
C.混合物:空气、臭氧
D.氧化物:冰水、干冰
2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7、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小明请教老师后获知:实验室中白磷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白磷着火点是40℃,从室温低于40℃时白磷也会自燃的事实可以看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是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8、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气、氧气、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是____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气分子______;
②4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③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SO2______;
②Ca2+______。
30、现有①二氧化碳、②氩气、③空气、④氧气、⑤氢氧化钙、⑥冰水混合物、⑦雪碧饮料、⑧铁粉等 8 种物质(填序号,每空少填,多填和填错均不给分)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 是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_______。
3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2)实验室在配制氯化钠溶液、石灰水的过程中,用的溶剂是_______;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B.用活性炭可以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为防治水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32、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示意图: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填选项字母)
A 沉淀
B 过滤
C 煮沸
D 蒸馏
E 吸附
(2)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 公共场所随手关闭水龙头
B 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 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D 农业上为了灌溉更充分通常采用大水漫灌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____(填元素"或单质“或原子“)
(5)生活中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方法降低硬度.
33、请从Ca、C、O、H、N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和数字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能产生温室效应或能灭火的气体是_____。
②最理想的气体燃料_____。
③用作建筑材料或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_。
34、了解日用化工品的成分,有利于我们正确使用。
名称 | 洗洁精 | 炉具清洁剂 | 洁厕灵 | “84”消毒液 |
有效成分 | 表面活性剂 | 氢氧化钠 | 盐酸 | 次氯酸钠 |
(1)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功能。
(2)炉具清洁剂的pH___7(填“>”“<”“或“=”)。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是因为氢氧化钠___性.
(3)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制品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X有毒。X的化学式为____。
35、一般来说,跟组成的金属相比,通常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
36、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X=______;
(2)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A.
B.
C.
D.
37、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红砖粉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一)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有少量氧气放出。
(二)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红砖粉,有大量氧气放出。
他根据实验得出结论:红砖粉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因此它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你认为这个实验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2)为了使结论科学、严密,还必须做的实验是:(写出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3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的热源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
(2)B装置中导管漏出胶塞一点的原因_______。
(3)若选择A、D装置,连接导管口a、d可以制取某种气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
(4)相对于B装置来说,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5)简述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_______。
39、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0、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
(1)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
暖贴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作用;暖贴发热其原理是利用铁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发生缓慢氧化而产生的,请问空气中的这些物质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