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古代被称为医圣画圣诗圣的分别是指

A. 扁鹊、吴道子、李白 B. 李时珍、张择端、杜甫

C. 华佗、顾恺之、李白 D. 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2、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成就是

A.元曲

B.杂剧

C.散曲

D.小说

3、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半岛

C.大西洋沿岸 D.美洲大陆

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太原的北汉一共十五个政权,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       

A.魏晋南北朝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五代十国

5、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以下不属于“四书”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诗经》

6、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忽必烈

7、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图示所反应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的分裂

8、某大学的印刷系准备建造一座文化名人雕像,体现本专业的悠久历史,下列哪一座雕像最适合

A.

B.

C.

D.

9、习近平强调,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元朝时,民族融合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胡汉“和同为一家”

B.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10、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③②

11、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但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以“八股文”作答,这主要是为了

A.鼓励读书人追求真才实学

B.严格考试制度

C.培养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

D.弘扬中国古代文化

12、下图人物是我国目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是(   )

A. 寇准 B. 岳飞 C. 铁木真 D. 文天祥

13、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有(       )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14、清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打击沿海抗清力量 B.为了禁止海外贸易

C.抗击外国侵略 D.限制百姓出国

15、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平台,下图是小历同学学习隋朝历史构建的时间轴,请你指出图中②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凿运河

D.创立科举

16、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7、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8、“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9、一位同学在评价隋炀帝时,这样写道:“隋炀帝的一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可以看出,该同学对隋炀帝的评价

A.全面肯定

B.全面否定

C.一分为二

D.不置可否

20、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隋朝

B.隋灭陈,统一全国

C.开凿大运河

D.隋末战争爆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2、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所著。

2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______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4、重大会议影响着历史进程。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称谓,并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4)确立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25、(1)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唐朝时期,陶瓷业获得迅速发展。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26、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27、战:_____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____,宋朝损失惨重,但连年的战争使____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28、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__叛乱。

29、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

30、_______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享誉世界。

(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____________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3)北京的_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连线题。

历史阶段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

繁荣与开放

明清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2)根据图片和所给提示,辨认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图1:他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位期间开创唐朝盛世。他是(   )

图2: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他是( )

图3:他本是布衣,称帝后废丞相,独揽国家的全部军政大权。他是(  )

图4:他曾是“少年天子”,在位期间征噶尔丹,设南书房。他是(   )

(3)下列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清朝前期疆域图示。其中A处应该填_______ B处应该填_______。

(4)从西藏、新疆或台湾中,选择一个地区,说说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有效管辖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