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A.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B.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

D.凡尔登战役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二三十年间迅速实现了现代国家转型,这一转型的速度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推动日本转型的最主要措施是

A. 文明开化 B. 殖产兴业 C. 废藩置县 D. 富国强兵

3、“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罗马文献

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典文献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④文艺复兴学者的意图是希望恢复到古希腊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日本明治维新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 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

C. 改革军警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D.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5、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6、你可能通过下列哪一美术作品感受到战争的恐怖:

A. 《向日葵》   B. 《和平鸽》   C. 《格尔尼卡》   D. 《最好的晚餐》

 

7、元末明初,太原文学大师罗贯中发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慨,并由此创作完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作品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8、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战国时期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代表人物有

①墨子 

②孟子 

③庄子 

④荀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当革命风暴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恩格斯说的这段话是

A. 肯定法国大革命的地位

B. 肯定法国二月革命的地位

C. 肯定英国资产阶级的地位

D. 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地位

10、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11、今年是十三五计划(2016—2020)实施的第二年。回顾“一五”计划的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计划按期完成   B.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 参考美国的建设经验   D.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二月革命   B.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苏联成立   D. 五月流血周

13、下列关于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同时是生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

B.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C.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D.农产品开始推向市场

14、由如图所示目录内容可知,该著作是一部

A.史书

B.医书

C.诗集

D.历法

15、下列战役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辨论活动。根据发言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应是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宪章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7、从“十将军”“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等词汇中,可以联想到的相关制度是

A. 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C.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D.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下列所举,属于马克思留下的精神财富的是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民宪章》

D. 《论法的精神》

19、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是

A.统一六国 B.统一文字和货币 C.焚书坑儒 D.开凿灵渠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彰显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令人印象深划。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大会组织者曾在体育场的中央设计出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其主要用意是(  

A.希腊人民喜爱蓝色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2、图1会议召开于______(地点),在该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图2会议召开于______年,该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24、妇女地位的提高

选举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就业权

随着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平等权

影响因素

历史、____等诸多因素

保障

1979年,____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25、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 》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

(2)《 》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3)《 》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6、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27、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28、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9、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

 

3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的两项成就。

(3)简要说明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在关联。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变法?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材料四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村进行了什么重大改革?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

——美国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劝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枝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电视纪录片《大国强起》解说词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1)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任选一项发明成果,写出名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不得抄材料原文)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一个国家,写出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发明成果。

(3)根据材料三,写出作者的观点,举一例说明并阐述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