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这段话说明( )
A. 印度建立了统一印度半岛的新国家
B. 印度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C. 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 印度获得英国的保护
2、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到12世纪的末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属于宋代经济发达表现的是
①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交子的出现
③海外贸易发达
④市民阶层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带来了一场学习变革,以“云端课堂”为主的教与学方式真正实践了“停课不停学”。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④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新的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三权分立制
D.君主立宪制
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 数量(个) | 官员任免 | 赋税供纳 | 兵额与功能 |
河朔型 | 7 | 藩镇自擅 | 不上供 | 拥重兵以自立 |
中原型 | 8 | 朝廷任命 | 少上供 | 驻重兵防骄藩 |
边疆型 | 17 | 朝廷任命 | 少上供 | 驻重兵守边疆 |
东南型 | 9 | 朝廷任命 | 上供 | 驻兵少防盗贼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C.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6、2019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强名单,中国企业数量达129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华为排名第61位。华为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科技公司,华为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核能等新能源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哪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 )。
A. 苏联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8、“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技术的选择成了各国争论的焦点,选择的依据不再是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而是技术和价格的优势。尽管美国强力打压并游说欧洲国家限制使用华为产品,但欧洲国家不支持美国遏制华为。这说明
A.新技术引发国际政治的新变化
B.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再重要
C.5G技术令美国失去了战略伙伴
D.5G技术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
9、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枪”挑起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10、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开始于
A.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甘肃会宁会师
11、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变化,与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该条约是
时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1894年前 | 80家 |
1900年 | 933家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下图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下列对相关史实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A.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④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B.②世界市场已经形成③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C.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加快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步伐
D.②世界市场完全形成④维护了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安全
13、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就职演说》时说:今天,随着旧的体制的消失,新的世界更加自由,却更不稳定。共产主义的垮台已经唤起原有的仇恨,引起新的威胁。很清楚,美国必须继续领导这个我们为之作出了如许贡献的世界。下列对他的演说评述正确的是
A. 正确体现了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局势
B. 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 反映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独霸世界的野心
D. 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政治需要“改革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国家领导人所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而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14、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这是一个典型。这一时期,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
A.意大利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5、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人民公社体制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危急中华地,千里炮声隆。惊落卢沟晓月,仗武事汹汹。我自堂堂华夏,更有文明雄史,奋起九州同……双关捷,百团战,展雄风。敌前敌后,南北游击任纵容……”。材料中“惊落卢沟晓月”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7、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困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这段话反映了他
A.关注民生问题 B.代表工人利益 C.重视农业生产 D.控制生产规模
18、电影台词:战役发起以前,隔断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这一大坨敌人。该电影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9、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B. .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
C. 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都属于奴隶制文明
20、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改革中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而遭苏联镇压的东欧国家是:( )
A. 匈牙利 B. 南斯拉夫 C. 捷克斯洛伐克 D. 保加利亚
21、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2、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这就是 ______ 。其具有司法权,设有 ______ 。
23、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25、填空题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的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______.
(3)培育出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7、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和( )
28、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6世纪末,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9、___________ 好莱坞娱乐电影跌入低谷,从___________起,好莱坞娱乐电影重新崛起。
30、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1)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人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除________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31、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走进一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屠场”之称的战役是什么?
[走进二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什么?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感悟历史]
(5)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年(18年)的大转折終于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流的政治家”,知道中国所处的局势是数千年的变局,而且以积极的方式应付, 但“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
——蒋廷《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大转折”、“积极的方式应付”分別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的为西学至强的实效做了证明,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几十年间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步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中的“社会运动”是指?依据材料分析运动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清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的共同因素?
3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回答问题。
(1)列举三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从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各国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3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未止步过强国富民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的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的两例具体表现。 “不得不走出”的“第二步”即经济近代化,创办 工业。
材料二: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着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中国的君主制确立于哪个朝代?孙中山为打破历史循环的怪圈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以上仁人志士身上彰显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