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小茗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在长时间戴口罩后,口罩内侧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阳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的现象,“粘” 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飘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2、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树上的雾凇

C.大雾弥漫

D.湖水结冰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云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热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4、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手影游戏

B.日食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图中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响度都相同

C. 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 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6、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D.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保持不变

7、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新型水杯对沸水降温时,该材料发生了熔化。

B.该材料是晶体,熔点为55℃

C.15-30min,该材料需要吸热

D.该材料熔化时间为45min

8、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同方向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地球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9、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的安全门外候车,平面玻璃制的安全门清晰地“映出”小明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明走近安全门,他的像大小变大

C.小明远离安全门,他的像远离安全门

D.安全门向右侧打开,他的像向右移动

10、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铁块熔化成铁水,质量不变

C.1kg钢材比1kg木材所含的物质多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粉笔体积变小了,但质量不变

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它在第2s内的速度是(  )

A.4m/s

B.20m/s

C.10m/s

D.5m/s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纵轴数值的单位相同,横轴中1ms=10-3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比甲的响度大

B.甲和丙的音调相同

C.甲比丙的频率小

D.甲、乙、丙的音色相同

14、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高速公路某段道路上的区间测速测的是该路段的平均速度

C.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

D.物理学中,不能用单位路程通过的时间即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5、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与前排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响度相同

16、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3cm

17、下列与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有关的估测值与真实值相符的是(  )

A.质量约为250g

B.宽度约为6cm

C.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50cm2

D.课本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20s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对着盛有不同水的瓶子吹气,从左往右发出的音调由高变低

B.乙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中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器,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9、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是凉风

B.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被更快地吸热

C.扇来的风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D.扇风可使空气温度降低

20、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5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20m

B.甲车的速度为4m/s

C.乙车的速度一直不变

D.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运动的

21、考古学家观察出土文物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通过一个光学元件来观察文物,这个光学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玻璃板

22、在如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对着山崖喊话

B.蝙蝠回声定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路旁安装隔音墙

23、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

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

24、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角增大时(  )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

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

C.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D.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__________。

26、编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打击乐器。

(1)编钟在敲击时_______产生声音,编钟的声音通过_______传入人耳的。

(2)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湿润,是因为________

28、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N,方向为______;当将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能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当将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2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两车同时出发,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运动方向向________(填“东”或“西”);当时间t=4s时,两车相距_______m。

30、如图所示,钢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采取______的办法把石油气体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

31、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cm。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s

3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度数是_______℃。

33、某滑冰运动员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时,突然发现冰面出现了裂纹,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该机智的运动员马上趴伏在冰面上爬回河岸去,他这样做利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

34、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一只手捏住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同学们讨论后设计出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同学们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同学们选择5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铝棒

铝棒长度L/cm

铝棒橫截面积S/mm2

频率f/Hz

1

71

29

38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1

75

3112

5

105

29

2693

 

(1)分析表格中实心铝棒134的数据,可知铝棒的______相同时,铝棒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分析表格中实心铝棒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某型号载重卡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它匀速行驶所受的阻力是其总重的0.2倍,g取10N/kg,则:

卡车型号

ZJ525JGJB2

自重

2×104kg

轮胎个数

12

最大载货量

4×104kg

每只轮胎行驶时与

地面的接触面积

0.05m2

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90km/h

(1)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

(2)若隧道的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9×105Pa,该卡车满载时通过隧道是否会对路面造成损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7、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2018年手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用2.8s时间通过140m距离,将列车模型由静止加速至360km/h,(若不考虑列车模型自身的长度)求:

(1)列车模型在加速通过特制管道的过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该特制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多少秒?

38、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体积为6dm3的合金块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合金=8.0×103kg/m3),求:

(1)物重和动滑轮重;

(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杯中物块的受力和容器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点通过平面镜成的像A'

41、一小球在水平面上向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镜滚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小球位于图中位置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