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双氧水(H2O2

B.二氧化硫(SO2

C.二氧化碳(CO2

D.液态空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室中的双氧水是存放在广口瓶中

B.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C.氮气可以作为保护气,填充灯泡

D.1869 年,阿伏加德罗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追求。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B.严禁对滇池水生鱼类进行过度捕捞

C.城市进行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D.工业污水随意排放

4、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B.阿奇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8g

C.阿奇霉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

D.阿奇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振荡液体

C.倾倒液体

D.添加酒精

6、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CuO

C.将混合气体点燃

D.倾倒出CO

7、在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实验中选用50mL规格的量筒

D.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

8、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划后比较硬度

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振荡

C.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观察固体的颜色

D.: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9、为探究影响锌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关于下列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酸的种类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10、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及中N化合价分别为

A.   +4

B.   +5

C.   +5

D.   +4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可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B.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可证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证明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

D.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12、“生在高山上,长在云雾中”的桂东玲珑茶享誉全省,玲珑茶中的茶多酚 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8g

B.茶多酚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茶多酚中有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

D.茶多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1

13、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大理石

C.收集

D.验满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5、“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在全国“战疫”期间,84消毒液和75%的医用酒精(C2H5OH)成为最畅销的商品,其中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5:1

B.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次氯酸钠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1:1

D.次氯酸钠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

16、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17、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3Hg ②Fe3+ ③SO3 ④O3 ⑤3O2- ⑥3P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⑥

B.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①③④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1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④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⑤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③⑤

D.①③④

19、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跟石蕊试液类似。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加入的调味品可能是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20、“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过年过节多燃放烟花炮竹来庆祝

2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H2SiO3

D.Na2SiO3

2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梦天舱上授课。梦天舱载有世界上第一套由冷原子锶光钟等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根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C.锶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

D.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横行

23、“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可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其主要成分中含有棕榈酸(化学式为C16H32O2)。下列关于棕榈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棕榈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一个棕榈酸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48

C.棕榈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 : 1

D.棕榈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葡萄糖

B.加碘盐

C.赤铁矿

D.食用醋

25、下列物质均可用于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臭氧(O3)

B.酒精(C2H5OH)

C.次氯酸钠(NaClO)

D.二氧化氯(C1O2)

26、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B.皂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皂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1

D.皂甙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1个臭氧分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有一种液态金属单质和一种气体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

28、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铜;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氮气;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娃哈哈”纯净水;⑨高锰酸钾;⑩过氧化氢溶液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

29、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对比实验1和实验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3)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实验3中 X、Y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X是20 ℃水,Y是白磷     

BX是40 ℃水,Y是白磷     

CX是80 ℃水,Y是红磷

3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将以下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石墨       e.氦气

(1)常用来填充灯泡以延长灯泡寿命的物质是______

(2)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______

(3)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____

(4)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

(5)用于高能燃料的是______

31、1)为了让我能顺利考上东中妈妈给我买了补锌口服液、盖中盖、富硒茶等助我有充沛的体力。这些保健品中含的锌、钙、硒等是指_______(填分子原子单质元素);爸爸给家里换了一台节能天然气热水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爷爷爱喝茶,家里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_作用,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我在学习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我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

3)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美名得来的原因_________

4)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东台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5)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石油炼制汽油的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B乙醇可以用粮食发酵而成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明显减少温室效应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6)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CD的质量比为______

7)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_____

32、(1)某些易碎、易潮的松脆食品,如薯片,通常在其密封塑料包装袋中充入一种气体。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和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充入气体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气体中,最适宜用来做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填序号)

A 空气

B 氮气

C 氧气

(2)找出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中发现规律,这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是五种含氮元素物质的化学式:a N2b NH3c N2O4d N2Oe HNO3。请你回答:

③五种物质中,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④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⑤仔细观察,这五种物质中,还有的规律是_______

33、今天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良。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____

A. N2   B. CO2     C. PM2.5   D. SO2 

(2)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纯氧,这利用了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34、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将下列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连线。

所缺元素种类 引发健康问题

缺钙 贫血

缺碘 智力发育迟缓、严重时的侏儒症

缺铁 骨质疏松、佝偻病

缺锌 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35、在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下,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氢能源在东奥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产生6mL氢气,则产生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mL。

36、防城港市园博园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的场所。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园博园,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_____

2)园博园的湖水清澈见底,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_____

3)收集园博园里等量的空气和湖水,发现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难以压缩的原因是_____

4)经环保部门鉴定,园博园的空气质量优,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_____等有害气体。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中的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液面应位于_____(填“1”、“2”或“3”)处。

(4)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m”或“n”)端进入。

(5)小红同学用装置E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___(填序号)

a.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没有注满水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立刻收集

c.收集气体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收集气体后,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38、实验室用如图制取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检验O2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

3)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 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NH3 + CO2 + H2ONH4HCO3 ②NH4HCO3 + NaClNH4Cl + NaHCO3

某温度下,向105 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

1)已知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 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 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40、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生活、生产和实验室中的问题:

(1)黑火药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点燃时硝酸钾放出氧气,可燃物___遇到氧气后发生剧烈燃烧,在高热下又发生其它的化学反应,最后生成三种物质,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反应原理为:2KNO3+S+3C____+N2↑+3CO2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需要绕成螺旋状才能保证铁丝连续燃烧,请解释其原因____

(3)用于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大多是金属铝,其原因是____

(4)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杀虫剂,它由硫酸铜、氧化钙加水配制而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