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华文明中,“弟子规”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弟子规”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C.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D.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游泳池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
D. 第二十届垫江牡丹文化节在垫江县如期开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让游客目不暇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
B. 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C. 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漩涡(xuàn) 撺掇(duo) 眼眶(kuānɡ) 接踵而至(zhǒng)
B.瞭望(liào) 狩猎(shǒu) 蛮横(hènɡ) 拾级而上(shí)
C.苍劲(jìng) 皲裂(jūn) 拙劣(zhuō) 强词夺理(qiǎng)
D.俯瞰(kàn) 迂回(yú) 寒噤(jīn) 络绎不绝(yì)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中“城阙辅三秦”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达的气势。
B. 甲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分别时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乙诗中“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和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
D. 乙诗中“一别心知两地秋”巧妙地运用拆字法,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2】甲、乙两诗均为送别诗,都表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但风格迥然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3】体会“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中“日晚”“寒鸦”在句中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7)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8)《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一句话:______ ,________。
7、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认同哪位同学的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摇晃的街市
李春雷
①十月下旬的一天,我到无锡访友,夜宿南长街上一家旅舍。
②南长街,北倚长江,南偎太湖,东邻苏州,西接常州,漫长的时光里,这里是水陆驿站的并行交汇处,是长江太湖走廊的咽喉。
③如果说江南是中华母亲的锦绣鲜衣,那么无锡就是一枚精致的纽扣,明亮地闪烁在胸前。而大运河呢,则是锦衣包裹着的身体内里的血脉,串通江南江北,融通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这,便是国家的大动脉,便是一统的大中华。
④黄昏时分,友人邀我在街上一家餐馆相聚。虽是小小餐馆,却是黄酒世界。各种味道,琳琅满目,桂花酒、梅子酒、糯米酒、玫瑰酒,香雾熏熏,沁人心脾。还有几碟特色小菜,颇能勾引食欲,最鲜美者,乃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这些天赋异禀、精灵稀奇的尤物啊,细嫩鲜异、引爆味蕾。它们在唇舌之间狂轰滥炸、叱咤风云之后,又一路旗开得胜、顺风顺水地占领了我的肠胃,转眼之间,似乎又回归原型,在我的周身血液里游泳,在我的神经末梢上蠕动。渐渐地,我的体内犹如太湖春潮,风起云涌,烟波浩淼,眼前更是氤氤氲氲,混混沌沌。此时,内心高筑的城堡悄然垮塌。我的意志,我的性情,不由自主地舞蹈,摇晃起来。
⑤南北气候不同、文化不同、贫富不同。千百年来,本土人类酿造成了一种特有的体质、性格和气度,男人多精细,女人偏妩媚。音乐、美术、饮食、言谈、笑声,皆异于北,有一种糯米的黏,黄酒的甜,茉莉的香,越剧的软。北国出猛将,南方多才子,此之谓也;塞北苦旱地,江南温柔乡,良如是也。
⑥餐后,街上散步,正是晚上七八点钟,夜幕四合,华灯璀璨,香风习习,丽人翩翩。脚下是光光黝黝的青石路面,两侧是灰灰白白的徽派建筑,街上飘浮着五彩缤纷的音乐。女人们永远是夜市的主角,一个个粉面妖娆,春风杨柳,手擎甜食,款款而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侧的杂货店铺,各自敞开门扉,花花绿绿、鲜鲜艳艳,仿佛扒开胸膛、把五脏六都摘了出来,一家茶馆的门内,静若禅院,两个古装女孩,在琴声渺渺中,对弈黑白,灯光雪亮,纤毫毕现,十指尖尖,宛若玉雕。
⑦不知不觉走上清名桥。这是江南运河之上一座年龄最大的单孔石拱桥,通体石砌,不着寸铁。此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寄畅因主秦堰的两个儿子捐资。因兄弟俩的名字分别是太清、太宁,便各取一字,曰清宁桥。后来,因避道光皇帝名讳,改为清名桥。咸丰十年,太平军兴,桥毁;同治八年,原样重建,至今。
⑧静默地站在桥上,抬头看,一轮明月高悬,仿佛宇宙的眼睛,黄酒的怂恿,街市的诱引,意念的迷乱,更使得我脚步摇晃,心旌摇晃。
⑨于是,踩着摇晃的街市,顶着摇晃的天空,披着摇晃的晚风,听着摇晃的音乐,看着摇晃的人群,摇摇晃晃地走进旅舍,摇摇晃晃地迈进房间,摇摇晃晃地歪进床褥,进入摇摇晃晃的梦乡……
(选自《人民政协报》2019年5月30日,有删改)
【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线索组织材料的?请写出有关地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
【2】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1)而大运河呢,则是锦衣包裹着的身体内里的血脉,串通江南江北,融通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从修辞的角度)
(2)漸渐地,我的体内犹如太湖春潮,风起云涌,烟波浩淼,眼前更是氤氤氲氲,混混沌沌。(从词语或句式角度)
【3】从全文来看,文章第⑦段写清名桥修建始末有何作用?
【4】最后一段在文中意蕴丰富,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风景,所以收藏了许多。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快乐;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幸福;把幸福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感动……
请以“把 定格在心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