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等皆出自《论语》。

B.古人在元宵节有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重阳节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

C.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是她诗歌的三大主题,宣扬了“爱的哲学”。

D.《金色花》作者是泰戈尔,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把课文中的称谓改为谦辞或敬辞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改为:舍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B.但是母亲(改为:令堂)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莫怀戚《散步》)

C.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改为:寒舍)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D.曾子曰:“吾(改为:敝人)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其反映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 《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 《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体现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山界》是陆定一创作的文章,全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长妈妈、夏太太、杨二嫂、范爱农都是我们熟悉的人物。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作者刘禹锡,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诵书》等。

B.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半山,号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人公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英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新时代青年披坚执锐、挺身而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诗篇。

B.随着市场规模的飞速成长,使移动社交媒体所承载的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功能不断革新。

C.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能否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观,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D.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

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龙头一打开,水管中就喷出白色水柱,一泻千里,冲刷在旁边的小汽车上。

B. 成群的牛羊行进在广阔的草原上,浩浩荡荡,场面非常壮观。

C. 解筏漂流,时如离弦之箭,披波直进;时如曲径通幽,九曲连环

D.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甲)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乙)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丙)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风起/材施教 B.去后乃/纷沓来

C.与友行/遥遥无 D.入门不/无所

2翻译文中三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天空中忽然下起了雪,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理解:谢安出于和小辈们讲解、讨论文章义理的目的把家人们聚集起来,又因为忽然下雪而临时起意,就眼前的雪景发问,引出了后文小辈们的精彩回答。

B.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你的父亲真不是人啊!他和人相约同行,却先离开了。”

理解:友人没有及时赴约,还当着元方的面辱骂陈太丘,所以哪怕友人在被指出错误后马上悔改了,也无法改变他是个不知礼数的人的事实。

C.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元方说:“您和我的父亲约定正午出行。等到正午时分,您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谩骂他的父亲,就是不懂礼数。”

理解:友人迟到并当着元方的面辱骂了陈太丘,这触犯了元方所认同的社会行为准则的底线。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3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丰富的。通过梳理相关的细节,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请阅读《咏雪》和以下(链接材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谢安的人物形象。(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链接材料)

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注:①[玄]东晋名将,谢奕之子,谢安之侄。②[坚]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君主,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南北对峙,曾发动淝水之战想消灭东晋,但最终败给谢玄。所谓“破坚”,即关涉这场战役。③[竟]结束,完毕。④[户限]门槛。 ⑤[屐齿]木屐底下凸出像齿的部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⑶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 《峨眉山月歌》)

⑷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⑹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⑺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⑻(《<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   说“门”

门出现的确切时间,难以考证,也不必细细考究。《韩非子·五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号有巢氏。”大概自人类从树上爬下来,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栖身以后,便有了门。在历史的发展中,在文化的积淀过程中,门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讲究。

门,是建筑物的脸面,更是身份的象征。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道出了大门具有显示形象的作用。在旧社会,门是富贵贫贱、盛衰荣枯的象征。富人家的门,门楼高巍,重彩辉映。让你还未走近门口,便先生几分畏惧。例如《红楼梦》里刘姥姥进荣国府,就是在大门前的石狮子旁站了好一阵儿,吓得不敢进门,才溜到角门前,向门卫道了一声“太爷们纳福”。而谁家越穷,谁家的门就越矮小。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益发独特。

门,还演绎出种种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除夕门上贴春联与“福”字,正月初一贴鸡于门,破五“送穷出门”,上元节张灯祭门,清明门插柳……

门是有故事的,更有太多文化信息簪在门榍、门扇上,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门前风景,给寻访门文化的今人,留下韵味绵长的品味。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门”?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1、窗外的世界

[俄]谢尔盖·格奥尔吉耶夫

魔法师莫斯特里科夫住在六楼的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有一天他走到窗前,往远处看了一眼,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景色太难看了!简直就没什么可以入目的东西!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

魔法师想到这儿,马上念了几句简单的咒语,吹了一声口哨,这时,从敞开的小气窗立刻涌进了一股热带的暑热,飘来了一阵丛林花草的芳香。从房前到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热带丛林,而离阳台不远的地方,还长出了一棵粗壮挺拔的猴面包树。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魔法师对自己的杰作颇为满意,“景色宜人,赏心悦目,终于值得一看了!”

可还没等魔法师眨一下眼睛呢,从四面八方就像蝗虫似的跑来了一大群人。这些人吵吵嚷嚷,直奔丛林而去,疯狂地采摘着各种野果,塞进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这群人在掠夺野果的同时,也没有放过那些气味馨香的花花草草。而有两个高大健壮的男人则开始锯起了魔法师家阳台不远处的那棵猴面包树。

“先生们,你们在干什么?!”魔法师见状急得朝人群大叫,“住手!”

“你们瞧瞧这个无所事事的家伙!”一个看上去精力非常充沛的女人用手指着魔法师,一脸不屑地说,“大家都在这儿汗流浃背地储备食品,可你们看看他,站在那儿说什么‘你们不能这么干’!”

“那你们砍猴面包树干什么?猴面包树又不能吃!”魔法师气得用双手捂住了脑袋。

“烧炭用!”那两个男人边继续锯着树边回答,“用猴面包树烧的炭热量高!”

魔法师转身离开了窗口。在厨房里,他一口气连着喝了两杯冷水后愤愤地说:“好吧,你们这帮家伙!我看你们还上哪儿弄猴面包树去!”

魔法师说完,又念了几句简单的咒语,吹了一声口哨,随后往窗外看了过去。

现在从窗前到遥远的地平线上是一片起起伏伏的冰山,冰山中白熊从容悠闲地散着步……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魔法师的脸上再次露出得意的笑容,“景色宜人,赏心悦目!”

可还没等魔法师眨一下眼睛呢,从四面八方又跑来了一大群人。这些人赤手空拳就开始捕捉起了白熊,还有三个表情冷漠的女人不知道为什么用雪橇运起了大冰块,然后把那些大冰块堆到了一起……

“先生们!”魔法师一看,又从阳台上大喊,“你们这是干什么?白熊招你们惹你们啦?!”

“我们在储备毛皮和肉!”底下的人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把这些冰堆在一起是储存饮用水!我们就生活在这里!”

魔法师痛苦地呻吟了一声,离开了窗口,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现在外面又变成了老样子,光秃秃,灰蒙蒙,没有了任何色彩。

魔法师莫斯特里科夫再也不想往窗外看了,他打开了电视。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饮食节目,一个主持人正热情洋溢地教人们怎么做一种既美味可口又健康营养的食品:椰子酱烤肉饼。做这种烤肉饼一定要用新鲜的白熊肉,而烤肉的炭首选猴面包树……            

(选自《少年文艺》)

【1】阅读全文,梳理魔法师“窗外”的景物变化。

景色难看——________ ——________ ——恢复了原样

【2】本文注重前后照应,请找出与文中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3】选文两次描绘了“一大群人”的疯狂行为,请简要概括这些疯狂行为。(不少于3条)

【4】魔法师为何“离开了窗口,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吹了一声口哨”在文中多次出现,这一细节表现了魔法师当时心情的轻松愉快。

B.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刻画魔法师的形象特点,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构建情节。

C.魔法师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王国”,人们和他一样都非常满意,各得其所。

D.文章告诉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同生共荣,这样我们的星球才会更加美丽。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遇到一些伤心难过的事情,但也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那些温暖,在不经意间意外的温暖着我们的心。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