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地人们利用该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 )
A. 畜牧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渔业
2、澳洲大火烧了5个多月,很多野生动物无家可归或被烧死。下面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的是 ( )
A.袋鼠 B.金丝猴 C.考拉 D.鸭嘴兽
3、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 全年寒冷少雨
4、以下描述符合贵州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喜马拉雅山
C.天山
D.青藏高原
6、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天越旱,越盼望出太阳的原因是( )
A.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B.外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C.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D.外流河,水源主要来白高山冰雪融水
7、下图为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8、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了澳门居住权.由此,五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以___尤为著名.( )
A. 青铜坐佛 B. 大三巴牌坊 C. 海上皇宫 D. “唐城”
9、关于上海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国最大的城市
B.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地处长江入海口处
D.只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10、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下列说法符合美国国情的是( )
A.种族构成复杂,主要人种为白种人
B.原有居民印第安人为黑色人种
C.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D.以英语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1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主要是受 ( )
A.地形的影响 B.水分条件的影响
C.光照条件的影响 D.热量条件的影响
12、下列关于香港叙述错误的是
A.地狭人稠
B.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C.“上天下海”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D.自然资源丰富
13、我国四大自然地理分区中,面积占全国25%而人口占55%的是(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4、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
A.空气
B.土地
C.水
D.书本
15、1519—1522年,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此次活动目的在于证明: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是一个圆形
C.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各占一半 D.地球上还有新大陆
16、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 )
A.差异性
B.相似性
C.复杂性
D.多样性
17、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因素
B.气温因素
C.地形因素
D.生活方式
18、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
A.夏威夷和弗罗里达州
B.阿拉斯加州和弗罗里达州
C.加利福尼亚洲和弗罗里达州
D.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州
19、对于北方地区的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降水少,以畜牧业为主 B. 由于位于季风区,以水田农业为主
C. 由于降水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 D. 由于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
20、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波斯湾沿岸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C.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但经济发展很平衡
D.日本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比较薄弱,第一产业占比重大
21、欧洲西部工业发展概况:历史上以煤、铁等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主、近些年来转向以依靠____________的核能等化学工业为主
22、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如图为南极科考大事记和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后,在南极建设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地区特殊地理环境进行大量的科学考察,为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读下图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截止到2004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其中黄土高原总面积35568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2347平方公里,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十年,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中一期工程使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从17.5%提高到4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6元提高到1263元;人均粮食产量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材料3:黄土高原部分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以后者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极易受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为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人们正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工程措施治标,以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流干支流修建水库蓄水,在沟道上筑坝淤地,在缓坡上修水平梯田,蓄水保土。生物措施是种草种树,使土不下坡。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还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应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效益。
____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是:____。
24、贵州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
25、目前、香港有80%以上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____。
26、划分 亚洲与北美洲,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是________________海峡。
27、________位于南美洲东部,是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28、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9、油料作物中, 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它的最大产区是 。
30、台湾省的________型经济富有海岛特色;________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
31、读台湾省略图,回答问题:
(1)A地的经纬度是 ___________
(2)台湾岛东部濒临 B_________(海洋),西隔海峡与C __________省相望。
(3)台湾岛的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E是________(山峰),D________是岛内最大的河流。
(4)台湾岛物产丰富,写出一个台湾岛的美誉 __________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热络,台湾出口到大陆的水果有___________等。
(5)台湾省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形成的自然条件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2、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辽宁省濒临的边缘海有 和 。
(2)辽宁省的省会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省有丰富的 和 资源。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利于发展 工业。
(3)影响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说出两条)
(4)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全面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说出两条)
33、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和新疆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_______地区的景色。
(2)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为 _____,西气东输的起点位于_______盆地。
(3)D区域为_______地区,这里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该地区内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
(4)图中所示①②两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_______,汛期较长的是_______。(填序号)
34、下面是南极地区图和相关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016年11月2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考察队将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执行任务。
(1)我国考察站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站,长城站大致位于悉尼港的__ __方向。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
(2)南极考察队员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人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可能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我国考察船在从悉尼向南极长城站行驶的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项哪些是真实可信的( )
A.起航时当地正值冬季
B.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
C.发现巨型冰川以及鲸群、白熊、海豹
D.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4)南极洲的自然环境那么恶劣,为什么还有大量科学家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呢?
35、读“西气东输” 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的“气”指的是________,“输”指的是________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线西起________盆地的A是________油气田(填城市),东到E所表示的________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综合性工业中心,对________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沿途经过的主要省区C________省,本省有利用________河水灌溉的具有“塞外江南”美誉的________平原。
(4)“西气东输”对东部的重要意义是:缓解了________短缺的问题,优化了能源结构,使东部的________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