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课文回顾

1、《马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诗句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我想写一句关于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写一句爱国名言:________________

3、演讲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 变化。

5、《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以 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写了四个感人片段: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绿( )        ( )

3、把成语补充完整,从中选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铁 排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______)(______  惟妙______)(______   大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语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梦想是一把利剑____帮你扫清障得____梦想是一盏明灯____给你照亮前程____梦想是一座丰碑____陪你见证辉煌____

5、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字(_____)(_____)圆 (_____)(_____)人散(_____)板(_____)眼

一(_____)无(_____) 失(_____)(_____)哭 _____)(_____)吞枣

张(_____)李(_____ _____)然大(_____) 北(_____)(_____)号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综合实践练。

《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咏物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

8、诗词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的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的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从本首词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道里满是泥。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遂道长一千ー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项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在开凿时采取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第二种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看看下面的图,想想它们代表哪处山岭,填写在图下括号里。

_________ _________

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   )

A. 讲开凿居庸关隧道的情况

B. 讲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情况

C. 讲开凿隧道的情况

D. 讲开凿隧道遇到的困难

5从一座大山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怎样才能保证隧道在中间准确无误地接通呢?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类文阅读。

鲁迅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儿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朴——( )       谦恭——( )       豪爽——( )

【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看出理发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理发师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一写。

( )( )( )

【4】这个故事中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最不怕冷的鸟

1960年南极洲的某地创下了世界最低气温的记录——零下88.3℃,而那一年在南极洲的一般地带也达到零下70多摄氏度,但生活在那里的企鹅,依旧安然无恙,十分快活,且还照样在恶劣的环境下产卵育雏,这真令人难以置信。企鹅的确称得上是最不怕冷的鸟。

不像鸟?

企鹅有近20种,其中最大的身高可以达到1米以上,小的则不足半米。企鹅虽然属于鸟类,可是它并不会飞翔,哪怕像鸭子那样稍微飞离地面一点也不行。因为它的翅膀很小。它的羽毛长得均匀而细密如同鳞片一样,适于在海中游泳、潜水,是鸟类中游泳和潜水的冠军。

有绝招?

企鹅的身体结构非常独特,羽毛密度比同一体形的鸟类大三至四倍,且相互重叠,这样特殊的羽毛就算是冰冷的海水都难以浸透。除此之外,它们的皮下脂肪厚达2~3厘米,具有绝佳的防寒功能。有了这两层防护,即使是在酷寒之中,它们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运动员?

企鹅双脚的骨骼坚硬,呈短平状,这一特征配合有如船桨的短翼,使企鹅可在水中轻快地“飞行”。企鹅游泳的速度特别惊人,成年企鹅的游泳时速为20~30千米,比万吨巨轮的时速还要快,甚至可以超过速度最快的捕鲸船。企鹅跳水的本领可与世界跳水冠军相媲美,它能跳出水面2米多高,并能从冰山或冰上腾空而起,跃入水中,潜入水底。企鹅的潜水本领也相当出色。它们能潜到约250米深的水中觅食,并在水面下停留近20分钟。企鹅在陆地上行走时,脚掌着地,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看上去笨拙而滑稽。但你若因此认为企鹅在陆地上会束手无策,那就大错特错了。企鹅可是技术高超的滑雪运动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它们能够迅速卧倒,舒展双翅,在冰雪上匍匐前进。它们有时还能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而滑行。

在南极?

一提起企鹅,大家肯定会想到南极,其实企鹅的分布范围很广,温带、亚热带都有它们的身影。

【1】下列关于企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适于在水中游泳

B.只能在南极生活

C.能像鸭子那样飞

D.能在零下70多摄氏度产卵育雏

【2】“企鹅可在水中轻快地‘飞行’”,下面对“飞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企鹅的潜水本领高

B.企鹅的游泳速度惊人

C.企鹅的滑雪技术高超

D.企鹅的跳水本领高

【3】文章中提到万吨巨轮和捕鲸船,是为了说明(  )

A.企鹅游泳的速度快

B.捕鲸船的速度极快

C.万吨巨轮的速度快

D.企鹅会游泳

【4】“企鹅有近20种,其中最大的身高可以达到1米以上,小的则不足半米。”有人认为把“以上”和“不足”去掉也可以,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

【5】这篇文章的写法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文章不太一样,用了多个小标题,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习题。

干 净 ?

孙道荣

工头指指身后的中年人,对他说:“经理,这是我们最好的水电师傅了,姓黄,他一定能帮你修好。”

他看了一眼,没见过,见过也记不得,工地上成百上千的工人,他哪能都记得啊。再说,工地上的工人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连工头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他说:“那好,黄师傅,我们走吧。”岳父家的下水道又堵了,弄得家里水漫金山,臭气熏天。接到电话后,他赶紧让工头找个水电工,去帮他处理下。

他打开了车门。黄师傅拎着一个皱巴巴的工具包,跟在他身后,犹疑地说:“经理,我身上太脏,你告诉我地址,我还是自己骑车过去吧。”

“没事,快上车,家里水管还在往外冒水呢,来不及了。”他说。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紧张的,黄师傅的脸上,全是汗水,黄师傅用手背一抹,本来又黑又灰的脸,变得更花了。

他从后视镜上瞄了黄师傅一眼,一踩油门,向岳父家开去。真是越急越乱,半路上,小车的后胎爆了。他无奈地将车停靠在路边。

他焦急地四处张望,不远处有个公交站,他走过去一看,线路经过岳父家附近。正在这时,一辆公交车,缓缓驶了过来。他和黄师傅,一起跳上了公交车。乘客不多,还有几个空座位。他找了一个双排的空位子坐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喊黄师傅过来坐,黄师傅已经在他前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他松了一口气。刚才在小车里,他就闻到了黄师傅身上很重的汗馊味。

随着车子的颠簸,他微微打起了盹。虽然不必像黄师傅们那样日晒雨淋,但他这个项目经理,其实也是蛮辛苦的。车子里忽然嘈杂起来。是一个大站,上车的乘客很多。车厢里骤然挤了起来。

“妈妈,好挤啊。”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他寻声看过去,在他前方,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人群挤压到座椅边,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倾斜的身子似乎随时会摔倒的样子。他有点迟疑,要不要站起来,给这对母女让个座。

坐在前面的黄师傅,忽然站了起来:“小姑娘,你来坐吧。”

小女孩的母亲看了看黄师傅,又快速瞄了一眼黄师傅坐过的座位,坚定地摇着头,“不好意思,我们马上就到了,我们不坐。”说着,一把拉住正准备往黄师傅的座位上坐的小姑娘,向后车厢挤去。

黄师傅尴尬地站着,扭头看着小女孩,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向后挤去。他和黄师傅的目光,不经意地撞在一起。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

到站了。下车的时候,他惊讶地看见,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还挤在车厢的过道上,她们没有下车。黄师傅拎着工具包,跟在他身后,向他岳父家走去。

上楼的时候,黄师傅忽然自嘲地对他说,汗味太重了,连坐过的座位人家都不肯坐。他重重地拍拍黄师傅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他就让工头在工地上,建了一个淋浴池。这笔经费,预算里没有,从来就没有过。他已经想好了,如果公司不肯出这笔费用,他就从自己的承包奖里支出。

他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工人,能够干净一点、体面一点地走出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8期

【1】项目经理不认得水电工黄师傅的原因是( )

A.黄师傅技术很一般,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B.黄师傅又脏又臭,用手背抹脸,脸更花了。

C.工地上工人很多,且个个都灰头士脸的。

D.项目经理工作繁忙,很少接触工地上的工人

【2】第9自然段中“他循声看过去,在他前方,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人群挤压到座椅边,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倾斜的身子似乎随时会摔倒的样子”,作者写这句话的意图是( )

A.说明小姑娘需要座位坐下,衬托了黄师傅的尴尬。

B.说明小姑娘需要座位坐下,照应了上文的内容。

C.说明小姑娘需要座位坐下,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D.说明小姑娘需要座位坐下,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3】第11自然段中“小女孩的母亲看了看黄师傅,又快速瞄了一眼黄师傅坐过的座位,

坚定地摇着头”,从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小女孩母亲此刻心里想的是( )

A.他干苦力活,很辛苦,不能坐他的座位。

B.很快就要到站点,我们必须向车门口挪去。

C.他是技术最好的水电工,应该受到尊敬。

D.他全身又脏又臭,坐过的座位也会是脏的。

【4】第15自然段中“他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工人,能够干净一点体面一点地走出去”,这句中的“体面”指的是( )

A.衣着整洁,文明有礼貌。

B.能赚更多的钱,风风光光。

C.拥有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

D.拥有一流的技术,得到荣誉。

【5】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黄师傅在公交车上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结合文中对应的细节描写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以“干净?”为题。题目中用上“?”好吗?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再做题。

草房子(节选)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桑桑已在水中泡了好几个钟头了,现在他先到岸上来吃个香瓜,打算吃完了再接着下河去。他坐在门槛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母亲拿了根藤条抽打挂了一院子的棉被与棉衣。他知道,这叫“曝伏”,就是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下来晒。母亲回屋去了。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在身上,人会怎样?这个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缠住。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首先发现桑桑的是蒋一轮老师。他先是不出声地看,终于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随即起来,把老师们一个一个地叫了出来:“你们快来看桑桑。”过一会儿就要上课了,各年级的学生正陆续走进校园。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桑桑经常为人们制造风景。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地地道道:______________

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句子是什么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描写桑桑心理活动的句子。

5结合具体的语句或情节,说说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故乡(节选)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厚障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中的闰土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回忆你学过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在文中标出描写中年闰土外貌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从     等几个方面来写闰土的外貌变化的。

4读一读标“   ”的句子,思考“我”见到闰土后想说的是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上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进行扩句。

1他托父亲给我鸟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扫出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出我的心声。(25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曾经帮助过你的一个陌生人……请你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习作。

巴兔提示:注意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