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 lǐng yù fáng yù què hū zhǒng zhàng
( ) ( ) ( ) ( ) ( )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泡là bā suàn( )是老北京过年的一个重要习俗。把suàn bàn( )放到ɡāo cù( )里,封起来,过年就着jiǎo zi( )一起食用,既可以解腻又可以丰富口感,别提多美味了。
3、组词。
思(_______) 指(_______) 假(_______) 神(_______)
腮(_______) 脂(_______) 遐(_______) 伸(_______)
4、辨字组词。
沏__________ 泽_________ 蓬________ 竖_________ 踹_________
切__________ 择_________ 篷________ 坚_________ 端_________
5、按原文内容积累。
(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对仗工整,运用映衬和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3)《浪淘沙(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_____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4)爱国之心是曹植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还可以是李纲心中“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5)“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_________(人名)的《回乡偶书》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6、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小桥流水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古道西风瘦马。
【1】这首小令前三句共列出了(___)种景物,其中“昏鸦”的意思是(____),最能触发旅人对家的渴望的景物是(____)。
【2】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小桥流水人家”与沦落异乡的游子对比,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3】这首小令和《天净沙·秋》都是描写秋天的,读一读,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1.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 );“尔”的意思是( )。
3.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本学期在百花园中学过一首陈毅的《青松》,请你把它写下来。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和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难倒国相》,完成小题。
难倒国相
战国时,文武双才的伍子,初次上朝时,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君主又传谕试才。
结果,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这时国相就给他出了个字谜:东海有大鱼,无头又无尾,丢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伍子胥当即答了出来。
接着他又回国相一个字谜:出东海,入西山, , 。
其实谜底都是一个,却难住了国相。
【1】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千斤鼎”“的意思是“千斤顶”。____
(2)国相给伍子胥出字谜是想难倒他。____
(3)国相被难住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字谜的谜底。____
【2】文中字谜的谜底是:___________
【3】根据谜底给文中空白处补上谜面。
【4】伍子胥是个_________的人,“武”体现在_________,“文”体现在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意想不到的事情指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摘录对海鸥进行动作描写的一个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连声鸣叫,它们叫(说)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语文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看到班里又多了一个戴眼镜的同学,于是布置了一项调查任务,要求本班学生对本校(明德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统计,并看看存在什么问题。下面是王笑同学调查整理的数据表格和总结材料。
明德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1260人)
年级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近视率 | 13% | 19% | 31% | 40% | 48% |
明德小学学生视力调查总结
信息渠道 | 涉及方面 | 具体内容 |
调查 | 导致近视的因素 | 1.看电视距离太近 2.写作业时姿势不正确 3.上网时间太长 4.饮食不健康 5.遗传因素 |
上网 | 养成良好的习惯 | 现在小学生眼睛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的形成有遗传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用眼习惯是导致近视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近视的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
【1】从《明德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年级学生的近视率最高,近视率是________。
【2】从这个调查统计表可以看出,相邻年级中,________年级到________年级近视率上升的幅度最大,上升了________。
【3】《明德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揭示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明德小学学生视力调查总结》表中,你了解到导致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有近视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如何保护视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他们认为毕业考试只是很容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讨论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呈现出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人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一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接着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考试前后学生表情变化的词语。
①开考前:________;②开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卷时:________;④收卷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学生考前的自信和考后的沮丧作对比,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B. 文章采用顺叙的方式,叙事清楚,结构紧凑。
C. 文章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波澜起伏。
D. 文章通过写教授对这次考试的精心安排,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
【3】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毕业考试中,没有一个学生答完一个问题,这是一次失败的考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选自《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段话谢了小女孩哪几方面的痛苦,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写那双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故乡一进夏天,就变得美丽起来。山前山后的花成片地开放,还有泥路田埂上的花,虽说都是些不知名的,但她们都在风中绽开了笑脸。女孩子们这时候也很难瞧见了,她们总是躲在花丛里,偷偷地摘下自己喜欢的花儿。有的揣在口袋里□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有的抓在手里□在风中挥舞着□还有极漂亮的则顺势插在头上,接着脸上腼腆的笑也绽开了,但总还未等你看清,她们就红着脸跑远了。
夏天最热闹的要数河边了。那些贪玩的孩子们早就耐不住夏天的热,巴望着能用水清凉一下。男孩子们总喜欢站在河岸边高高耸起的大石头上,然后纵身跳进河里,溅起又高又清的水花。待到跳下水的孩子刚刚站稳脚跟之后,其他的小伙伴们就会过来与他扭打在一起,这个潜下水去抱他的脚,另一个爬泳过去搂他的腰,“一、二、三”大家一起使劲把他撂倒在水里。这时候坐在岸边的女孩子们就“咯咯咯”地笑起来,她们总是只坐在边上,将脚放入清澈的河水里面,轻轻地打起几圈涟漪……
村头的池塘也常聚集着孩子们,他们总是带着鱼杆、鱼篓到那里去,有的还挎着篮子,因为啊,那池塘里头有鲜艳的荷花。孩子们会悄悄地撑上小舟躲藏到荷叶丛中去,有的顺手摘下几只含苞待放的,拿回家去插在大缸里欣赏。
故乡的夏天真是其乐无穷呀!
【1】给选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______”上。
【2】第1自然段中“”里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选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______”划出来。
【4】选文中划“______”的句子中,作者看到了__________,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改为陈述句。
(2)他这样关心我,我十分感动。
改为反问句。
16、老师组织了比赛。(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8、按要求做。(8分)
(1)我们班将近40人左右。(修改病句)
(2)小狐狸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着他的手。(缩句)
(3)我们欣赏了一幅草原风景画册。(修改病句)
(4)树叶飘落在地上。(改为拟人句)
19、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用“喜爱”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将句子变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看到这句话,你想起了谁?为什么觉得他“真好”?什么事让你感触很深?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字体端正;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人名。
题目: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