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的牲畜是( )
A. 三河马 B. 伊犁马
C. 牦牛 D. 骆驼
2、读我国环渤海经济圈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经济圈内涉及的工业基地是( )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该经济圈发展中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煤铁资源不足
B.科技力量薄弱
C.淡水资源短缺
D.交通运输落后
3、长江沿江地带与黄土高原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短缺
D.酸雨污染严重
4、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些说法可信
①是一个多民族国家②多山地、丘陵③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④多火山地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读下图,男式藏袍有两个肥大的袖子,天冷时两袖都穿在身上,天热时则脱去, 一袖扎在腰间,成为藏族“袒露一臂”的独特装束。你知道为什么吗( )
A.时尚 B.当地气温日差较大
C.当地降水多 D.个人喜好
6、2016年9月,在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中国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被誉为“中国天眼”。“中国天眼”选址在贵州的原因包括
A.可利用喀斯特天然洼坑作为基础修建 B.贵州地形平坦,位于第三级阶梯
C.贵州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D.贵州气候干燥少雨,便于观测
7、你不能从“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获取的地理信息是( )
A. 该山脉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B.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C. 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 D. 该山脉是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8、关于东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
B.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
C.亚洲东部国家联盟的简称,是一个区域性石油组织
D.东半球国家联盟的简称,是一个区域性政治组织
9、俄罗斯面积居世界第一,但还需大量进口谷物,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因素 B. 人口多 C. 耕地少 D. 不能种植小麦等农作物
10、《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11、下列最能反映西北地区特点的是:( )
A.干旱
B.“高”与“寒
C.“鱼米之乡”
D.肥沃的黑土地
12、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调水最终到达的城市是( )
A.天津 B.北京 C.济南 D.郑州
13、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著名旅游胜地是( )
①杭州西湖、苏州园林②水乡周庄、乌镇
③布达拉宫、可可西里④戈壁沙漠、草原牧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15、有“钢都”之称的,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是位于辽宁省的( )
A. 沈阳市 B. 本溪市 C. 鞍山市 D. 大连市
16、位于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上的海峡是( )
A. 白令海峡 B. 霍尔木兹海峡 C. 直布罗陀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17、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是( )
A. 辽中南地区 B. 京津唐地区 C. 沪宁杭地区 D. 珠江三角洲
18、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下列农业产品与地区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A.青藏高原林业
B.东北平原种植玉米
C.华北平原种植菠萝
D.黄土高原种植水稻
19、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B.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
C.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D.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20、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省份是( )
A. 安徽省 B. 贵州省
C. 湖北省 D. 江西省
21、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经济合作模式是_______。
22、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了“________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23、黄高原地表形态: ________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 ________ 说得到广泛支持.
24、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5、北京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中心
26、________位于南美洲东部,是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27、北京从________ (朝代)开始建都,距今已有800多年建都史.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_
28、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9、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夏季_____,冬季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
30、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写出来
A__________地区,B__________地区,C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地区。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的主导作用的因素为下列三种,请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空白处。
①地形因素 ②气候因素 ③降水的影响
B地区与C地区划分界限为I,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
C地区与D地区划分界限为II,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A地区与B地区划分界限为III,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3)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一线。
(4)我们的家乡四川遂宁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填字母)。
31、[社会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践课题:体验古今交通要道——河西走廊
实践资料:资料一: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资料二: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甘肃的人大代表安国锋和政协委员郝树声,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提出以“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提案,提到作为整个河西走廊“母亲山”的祁连山,最近几年出现了严重的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等现象。
资料三:河西走廊地区示意图
实践活动一:认识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
(1)河西走廊位于 省境内,东起 岭,西至古 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自汉唐以来已然成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 ”的咽喉要道。
实践活动二:认识河西走廊的人文环境。
(2)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不足,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 农业区之一,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 的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沿线的城市中, 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 有著名的莫高窟, 是万里长城的西端。
实践活动三:认识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
(3)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常出现 或 天气。
(4)经过这次的实践体验,你认为河西走廊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呢?
32、潇潇趁十一放假期间回老家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制作了老家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山顶的海拔在________米之间。
(2)C处的山体部位名称为________。
(3)甲村在乙村的________方向。
(4)甲乙两村图上距离量得为3厘米,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5)潇潇要在野外露营, A、G两处________更为合适(填字母)。
(6)从E、F两处爬山,________更为省劲儿(填字母)。
33、读下列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是______(山脉)、②是______(山脉)、③是______(地形区)、④是______(地形区)、⑤是______河流
(2)东北地区属于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3)受气候影响,⑤河流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季,冬季______(结冰或不结冰);受地形影响,⑤河流流速较______。
(4)⑤河流春季也会形成汛期,原因是东北地区冬季______较多,春季气温______、______融化。
(5)受纬度的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______不足。
34、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A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2)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乙图分析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3)据丙图说出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沙漠之舟”骆驼主要生活在①________地区(填地理区域名称),该地区自然特征明显,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高原之舟”牦牛主要分布在②地区,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吻合的是(______)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最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4)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______)
A.区域④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区域③河流较多,水运条件较好
C.区域①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 D.区域②为草原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