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国都沦陷后,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生、林木荒芜的景象。
B.颔联描写花儿开得明艳,鸟儿叫得动听,诗人被美丽的春景感动得落泪。
C.颈联揭示出残酷的战争、连绵的战火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原因。
D.尾联以稀疏的白发写出衰老之态,体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心境。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挑拨离间 格物致知 袖首旁观
B.鸟雨花香 行将就木 不修边幅
C.相辅相成 振耳欲聋 名副其实
D.川流不息 轻歌曼舞 目眩神迷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情况说明要尽量避免 的现象,否则会让读者理不出头绪。对于纠缠于心的各种思绪,要作恰当 ,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会有一种 感,而不至于言不尽意。
A.冗杂 疏通 畅快
B.冗长 疏通 畅达
C.冗杂 梳理 畅达
D.冗长 疏理 畅快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灾难,却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B.秋天已经来临,但是天气依旧热的厉害,到处都是一片草长莺飞的景象。
C.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值青春年华,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就算等到海枯石烂,乌托邦的理想社会也不可能会出现。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的画面并对颔联进行赏析。
【2】说说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4) 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7)花中寄寓着作者无限的情感,杜甫的《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怀的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八(3)班举行“不忘历史,牢记使命”读书交流会,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
8、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 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彩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凝视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刊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原以为最幸福的事,是和心爱的人相伴偕老,现在才发现,最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原以为最痛苦的事,是恋人陌路,可是经历了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这种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神彩飞扬 ____________ (2)不刊入目 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下文看,第③段写弟弟第一次去广场“工作”就被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和第④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运用了_________ 的叙述顺序,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处写到“风衣”,请选出对这一描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 故事发生在暮秋之际,天气已经很冷了,写弟弟穿风衣,符合季节特点,因为风衣可以御寒。
B. 写弟弟穿风衣,揭示了弟弟不是一般的乞讨者,用风衣能更好体现弟弟身上的艺术气质,他的“工作”绝不是为了钱。
C. 风衣在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还很好地起到串联“弟弟挨打”、“坚持到广场弹吉他”等情节的作用。
D. 因为穿风衣还能掩饰弟弟有残疾的腿,体现了弟弟坚强的个性。
9、任选一题作文。
⑴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经典咏流传”,我们重新理解了清代才子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苔”的精神,虽然自身微小,也能像牡丹那样勇敢地绽放。
要求:①以“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春天,我们得到春花,但我们无法同时拥有秋果;在秋天,我们拥有秋果,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春花。得,我们一时无法得到所有;失,我们也不可能一时失去全部。
得与失,是人生的两只翅膀,左边是得,右边是失,人生就是在得与失中找到平衡,得以飞翔。
如果人生全是得,或全是失,那我们的人生仅有一支翅膀。仅有一只翅膀的人生,跟没有翅膀一样,都是飞不起来的。得与失乃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