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短长。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B. 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进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D. 作家只有扎根于生活的泥土,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汉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D.美国作家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像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4、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这本书体现了良好的家风家训,其家训的基本点是强调:第一是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C.这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感情纯真质朴,一字一句都仿佛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国家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①写作此诗时,杜甫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②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1】简要赏析首联中“赴”字的妙处?

【2】联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3)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4)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

(5)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 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 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

(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指的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阳光的真谛

①新春第一天,阳光灿灿的,搬了把椅子坐在老家门前的桂花树下,置身于温和的阳光中,心境格外舒坦平静。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

②二十多年前,父亲扛着锄头将山中的野桂花树移栽到了家门前,日月轮回间,它们的主干,从曾经的拇指大小长到如今碗口粗细了,二十多年的日月光华,二十多年的风霜雨雪,将它们造就得根深叶茂,妖娆动人。身在异乡,老家门前的桂花树成了我生命中的风景,一想到它们,我的心中就装满了父母亲情。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

③父亲站在门楣之下向远方眺望,他鬓如雪,发如霜,目光有些滞涩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我看见了我熟稔已久的,那座属于我的家乡的最高山峰——白羊山。若是有云缭雾绕,在家门前看到的白羊山只能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而眼前,白羊山是那样澄彻清朗,白色的山石如羊群撒落在山岭之上,甚至历历可数,那种山野牧歌般的氛围让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念想。我坐在阳光下,坐在充溢着乡野气息的故土情愫中,阳光的手指静静地在我的发间,在我沾染着日月风尘的脸上、手上摩挲,沟渠之水带着春天的激情,唱着阳光的歌谣,在身边潺潺流淌。我收起目光,一片桂花树叶飘落在手中摊开的书页间,白纸黑字间那一叶葱绿,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低眼处,满地是鞭炮的碎屑,阳光下喜庆的红色,将新春的气氛衬托得格外有神采。

④父亲走进房间招呼母亲去了。去年,母亲因为一次意外,股骨骨折,不得不动换骨手术住院,母亲陷入了病痛的痛苦中。天各一方的儿女,偶尔回去探望一下,尽经济上的心力,呆一两天也就不错了。最终,呆在医院的,只有白发苍苍的父亲,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病床边,悉心照看着病中的母亲。俗语说:少壮夫妻老来伴。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行动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

⑤一会儿,父亲将拄着拐棍的母亲从屋内扶了出来,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好,扶母亲坐下。父亲说,有阳光多好啊,你妈妈可以好好晒晒太阳,这样,对她的身体恢复有好处。我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目光虽然滞涩,但对亲情依然执着固守,散发着慈爱的光芒。他搬来一把椅子靠母亲坐下,阳光下,桂花树影间,流淌着父亲母亲一生一世的亲情,那份化不开的情感,有如秋天来临时,那满树浓郁的桂花甜香。

⑥阳光的真谛是什么呢?坐在父亲母亲身边,沐浴在阳光的氛围中,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知道,任何时候,阳光都是无私的,也是无畏的,所到之处,它总在驱逐黑寂和迷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使迷离的事物清晰,它可以让生活中失落失意的人,在刹那之间将生命看得百般珍贵,产生不舍的感觉;也可以让一颗冰冷的心复苏,燃起焰火般的渴望,透过沉郁的现在看到美丽的将来。亲情之爱呢,有如温暖的阳光,它可以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

1文章开头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

(2)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

3请简要赏析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

4请你谈一谈本文题目“阳光的真谛”的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窗内窗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1)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3)不少于600字;

(4)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