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琐屑   纪念碑   不缀劳作   坦荡如砥

B.秀颀   青纱帐   应接不暇   鸠占雀巢

C.嶙峋   侏儒症   姗姗来迟   无动于衷

D.宣泄   花冈石   别具匠心   人情世故

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作者矛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蚀》三部曲等。

B.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司马迁,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D.《渔家傲》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杰出代表,本首词是她婉约词风的集中体现。

3、下列语法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A.“日、月、星、辰”都是名词;“听、说、读、写”都是动词。

B.“良师益友”是并列短语;“歌唱祖国”是动宾短语。

C.“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中“昆明”是“雨”的定语,划分句子成分时应用符号“< >”标示。

D.根据不同的句子语气,“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属于感叹句。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撺/        睨/        仁/          /

B.暗/教        石/        奋/          然/描

C.雾/和        /        /          /非

D.裂/乌        /        刻/          幕/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__________

2结合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默写

(1)庭中有奇树,_______。《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表现作者对西湖景色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

(7)《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在人群聚居的地方而闲静无忧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8)《赤壁》以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

(9)老子有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它启示我们: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则理想就只是空谈。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甲】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

【乙】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丙】一九○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他”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文中的“我”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②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

③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句式: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赞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安海华的《又见车前风中舞》,完成题。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中,都会有一些无法忘却的记忆,这些记忆经历过便不忘,一想起就温暖,而这些令人暖意盈怀的回忆,大多与童年有关,与母亲有关,它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家对故乡的深深地怀念与眷恋。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无意中在楼下水渠边发现了一片车前草,兴奋的我慢慢地靠近它们,蹲下身子,静静地欣赏着在明媚晨光中随风轻舞摇曳的车前草,那些沉寂在记忆深处的往事潮水般地在脑海中呈现,一种欣喜、快乐并伴有些许酸涩的感觉在心中弥漫开来。

车前草又名车轮菜、车前子,是车前科的多年草本生植物,喜潮湿,多生长在道路旁、沟渠边。车前草及其种子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等功效,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最早接触车前草时年仅十岁,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它的真实用途,只知道母亲能用它换回油盐酱醋、铅笔橡皮,偶尔还会给我们带回几颗水果糖,那种被甜蜜包裹的幸福滋味至今我仍然能感觉到。

车前草成熟的季节一般是八月中下旬,正值暑假期间,每天清晨晨曦微露时,尚在梦家庄畅游的姐妹四人便会被母亲叫醒,就着开水咬几口馒头后,母亲便牵着小妹,背着大大的背篓,带着我们出发了。A睡意朦胧的我们仨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母亲的后面,不时仍会有阵阵困意袭来,母亲不时回头提醒着我们几个东倒西歪的醉汉。草丛中的露水不一会就将我们的鞋子和裤腿打湿了,人也立刻清醒了不少。近处的车前子早已割尽,要找到目标只有向远处进发,不知走了多久,只记得头顶的太阳几近将我们打湿的裤腿晒干时,我们终于寻觅到了车前草的踪迹。母亲从背篓中给每人拿出一把小镰刀,一个尿素袋,将接近成熟的车前草指给我们看,告诉我们颗粒饱满、表面绒毛褪尽的车前子是快成熟的适于收割,否则太嫩种子没成熟,太老了种子割下来就全掉了。在母亲的指点下,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与车前子亲密接触的日子。

八月的炙热阳光下,蓝天高远,田野空旷,静寂的世界里陪伴我们的只有草丛中嬉戏的蝴蝶、蜻蜓和四处跳窜的蚂蚱……挥汗如雨的母亲和四个几乎被晒蔫了的小妞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尽管午饭只是早饭的重复,但饥肠辘辘的我们仍吃的津津有味。B饭后躺在草丛中短暂的小憩,微风习习,青草味伴着野花香扑鼻而来,小小少年心中感到生活是那样的惬意和美好

日薄西山时,母亲的大背篓中车前草已高高耸立,四姐妹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回家了。母亲将我们的镰刀收起插入车前草中并用绳子捆绑固定好后,给小妹背上水壶,再给我们仨每人装小半袋车前子,扎好袋口,放到肩上背好,最后母亲将背篓放在高高的渠埂上,弯下腰将背篓背到自己的肩膀上……落日的余晖中一个背着沉重的背篓弓腰吃力前行的母亲带着四个灰头土脸的小泥猴,行走在尘土飞扬的村路上的情景永远地定格并珍藏在我的记忆中。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时总是百感交集,无语凝噎……

阳光依旧,只是岁月已斑驳。当步入中年的自己能平心静气地再次回首品味那些与家人相依相偎一同度过的难忘的岁月时,忽然想起了《平凡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一句话不要怕苦难,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会使我们坚强、无畏,它给我们带来的财富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是的,苦难不仅可以培养人的顽强意志,而且是激发人奋发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和源泉。

感谢生活,感谢母亲,感谢那些汗泪交流的流光岁月,还有那曾经陪伴我们一家人共同走过人生艰难岁月的车前草,是它们让我明白了幸福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才能感受到,也正是它们使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了一颗从容淡泊知足长乐的感恩之心,拥有了一份在喧嚣尘世中浅笑安然尽享人间烟火的幸福和快乐。

(选自2014年10月散文在线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一段怎样的生活经历。(不超过30字)

【2】阅读文中的A.B画线句,任选一处赏析其表达效果。

【3】仔细揣摩第段的最后一句话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时总是百感交集,无语凝噎……”,请说说你对文中百感交集一词的理解。

【4】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选段,结合上下文内容答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又见车前风中舞》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生活中苦难或挫折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夏天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