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将变小

C.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当人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就会以的速度远离人

2、在学习和生活中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下面是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家用筷子的长度约为50cm

B.一般人的身高约为170cm

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D.中学生一般的步伐是3m

3、如图,鱼缸底部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照亮挡板上N点,当鱼缸内水面上升高度d后,挡板上M点(图中未画出)被照亮,则M点和N点间的距离(  )

A.等于d

B.大于d

C.小于d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则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上移动

D.原位不动

5、广州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生成要吸热

C.大煲内的水沸腾后,炖盅内的汤也会沸腾

D.炖汤时,炖盅内汤的温度可以达到大煲内水的温度

6、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

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

7、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判断错误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石蜡是非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8、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舞台的灯光

B.闪电、镜子、人眼

C.火焰、发光的水母、发光的萤火虫

D.太阳、灯光、波光粼粼的水面

9、某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38cm、12.37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

B.12.382cm

C.12.344cm

D.12.38cm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15cm和30cm时,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缩小的实像

B.两次成像时蜡烛和光屏的距离都是45cm

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

D.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能在上述两位置成像

11、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所示的是火箭上升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

12、关于下列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在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罐底产生白霜——凝华现象

B.图乙,人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蒸发吸热

C.图丙,使用铁水浇筑工件——凝固现象

D.图丁,夏天的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汽化现象

13、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14、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

A.5.236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

15、一只总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

B.

C.

D.

16、若使入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方向相同,则两个平面镜的关系是(  )

A.两个镜面平行

B.两个镜面垂直

C.两个镜面成60°夹角

D.两个镜面成45°夹角

17、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他将几个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划线部分描述的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8、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用同样的力度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9、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0、如图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甲车快

B.乙车快

C.两车一样快

D.无法确定

21、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点到P点,再从P点到N点;第二次直接从M点到N点,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22、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世界水日不得不说海水淡化。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海水淡化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固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升华、凝华

24、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某同学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4m处,若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2s,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___,此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能向上浮起,是靠改变______,使艇的重力_______ 它受到的浮力。(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一艘船从鸭绿江驶入渤海,这艘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将____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28、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传播。

29、向云层中投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被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________ 为小水滴或________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30、航天员叶光富在太空授课时为大家演奏了葫芦丝,在吹奏时用手按住不同位置的孔,是为了改变葫芦丝发出声音的______,观众根据______能辨别出演奏的是葫芦丝(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1、父亲节那天晚饭后,小明同学给父亲沏了一杯热茶(如图所示)。他从杯子侧面透过水杯看到茶叶比从水面上方看到的茶叶大,这是因为侧面的部分相当于____(填“凸透”或“凹透”)镜,使茶叶成了一个放大的____(填“实”或“虚”)像;小明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茶叶,是因为光在茶叶表面发生了_____(填 “漫”或“镜面”)反射。

32、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如图丙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均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

33、小华在学习了长度时间后,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了估计和测量,如下: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______;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6 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对木块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尺不正确(填“上”或“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cm;并对课本长度也进行了测量,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25.91cm、25.92cm、26.91cm、25.91cm,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______cm。

34、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强用20N的力水平推而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20N(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5N时, 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3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在测量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

(3)纠正了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

B.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量筒的读数为___________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4)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在调好的天平两盘上各放一铝块和铁块,天平恰能保持平衡。则铝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mm=_____,体积之比VV=_____。(ρ=2.7×103kg/m3ρ=7.8×103kg/m3

37、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下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警察:女士,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女士: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还没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60公里呢?这真是天大的玩笑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38、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小明看到闪电隔3秒后听到雷声.

(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走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4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41、根据如图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上放一平面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