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

B.“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C.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干涉我国内政

D.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

2、下图中的四位思想家追求的共同理想是(     

A.怀仁义以相接

B.清静,无作为

C.封建中央集权

D.重建社会秩序

3、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废井田,开阡陌

C.实行行伍连坐,严刑峻法

D.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

4、唐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先后出现了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实质是

A.民族矛盾的激化

B.朋党之争的结果

C.宦官专权的影响

D.藩镇割据的延续

5、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文化昌盛,富有生机。下列史实中,不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B.贾思勰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

D.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6、下图所示是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元)的变化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

B.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发达国家

C.我国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

D.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7、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耕织图》。宋、元、明、清等朝都以类似的画作将耕与织的具体环节完整呈现出来,颁行地方。历代耕织图的颁行(       

                                                                              《耕织图》

A.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落后状况

B.体现了统治者对小农经济的重视

C.表明了中国古代农业领先于世界

D.寄托了统治者和农民的朴素理想

8、下表是清嘉道年间部分地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据此可知,这些思想(     

言论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欲吾中国童叟,皆习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

A.反映了鸦片战前的严峻形势

B.警示了列强对我领土的觊觎

C.反映出关注现实的经世情怀

D.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

9、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政权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夏政权,“自以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反映出当时(     

A.少数民族统治者意图塑造政权合法性

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点

C.各民族政权逐渐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D.民族政权注重文化的传承

10、汉武帝在处理一些重要政事时,依靠一些亲信或宾客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A.缓和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B.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

C.调整中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

11、下图为创作于1964年的美术作品《机车大夫》,画面中的老中青三代机车修理师傅都面带笑容、自豪地将目光投向左方飘来的一阵白色烟雾——那是刚刚修理好的机车驶过时留下的痕迹。该作品反映的时代风貌是(       

美术作品《机车大夫》

A.崇尚劳动

B.献身革命

C.追求效率

D.提倡创新

1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采用圆署会议决策某一事项。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会议结果以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议定。同时,行省官员还要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由此可知,行省制度的确立(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

B.防止了行政官员的腐败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13、《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4、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     

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变为先进工业国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15、观察下图,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强化六部职权的诉求

B.以提高中央行政效率为出发点

C.有利于防范权臣专权乱政

D.为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政府奠基

16、某部法律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该法律(     

A.推动国统区土地改革

B.颁布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C.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D.助推五次“反围剿”胜利

17、“往日有苦不能讲,今日理直气又壮。往天穷人三寸矮,今天穷人万丈长。”“金枫子,并红花,分田分土我们穷人要当家,团结起来力量大,打倒土豪和恶霸。”这些民谣体现了(     

A.农村革命根据地积极性提高

B.国民革命运动成果突出

C.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D.“三三制”民主选举原则

18、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9、下表唐宋诗人的地域分布,据表可知,宋代(     

 

北方

南方

唐代

86.2%

13.8%

宋代

43.7%

56.3%

A.取士人数增加

B.人口流动加剧

C.北方政局动荡

D.经济重心南移

20、十六国讲究服饰之美。《抱朴子》曾说,当时冠履衣服每天每月都有新变化,“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经常突破等级限制。这一服饰现象折射出当时(     

A.文人雅士不拘礼法

B.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C.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D.南方有胡风化趋势

21、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自前代以来不许出番;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贸货物,故禁之。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据此可知,明初(       

A.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B.南方开始成为经济重心

C.大量货币纷纷外流

D.政治制度调整较为复杂

22、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了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这表明当时我国(     

A.市场经济为社会共识

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C.政企不分现象的存在

D.所有制结构正发生改变

23、清末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证明“洋务清火汤”疗效不佳的主要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

B.戊戌变法的失败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2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义轻利

B.农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重商主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________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________,恢复________年号

2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毛泽东提出把 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7、宋代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立“_________”,有权向中央直接奏报。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都察院除了分道监察地方官外,又设有“_________”以监察六部,合称“科道”。

 

28、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29、反佛思想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时间

人物

内容

南朝

无神论思想家____

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身神不灭的观点,提出____,对佛教进行抨击。

魏北周及唐朝等

统治者

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唐中期

韩愈

提出____,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____

 

30、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过程:1947年夏,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________》。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2)影响:使亿万农民在________上、________上获得了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31、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________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32、特点(基本活动原则)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_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重新进行选举。

33、巩固统一的措施

(1)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设立________

(2)在地方管理上

①元朝实行________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________,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除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________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对于吐蕃地区,则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________进行政教合一的管理

③元朝设________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________的管辖

④元朝还在________设置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34、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以自己的行动,有力的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他所创立的一套什么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哪些举措又备受后人争议?

(2)华盛顿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因哪些突出贡献被称为“美国国父”?

(3)一个伟人就是人类历史的一座丰碑,他们巨大的榜样作用是整个人类的普遍财富.我们从秦始皇、华盛顿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身上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财富?

(4)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具备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以上两位历史人物的学习,请你归纳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36、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有何相同点?

37、简答题

法治,代议制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象征之一,请举出英、法、美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三个法律性文献及三国议会在三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38、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是怎样的?

39、商朝政权

(1)商朝是怎样建立的?

(2)什么叫甲骨文?

(3)商朝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4)商朝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