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时期,妇女离婚改嫁时有所见,尚没有被世人视为丢人现眼、有辱家门的羞耻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亲就曾因为家贫而改嫁,范仲淹本人还主动将守寡的儿媳妇续嫁与学生王淘为妻,并在《田约》中同意资助其再嫁的费用。王安石的儿媳妇也是对“从二夫并不忌讳的”。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B.社会风气的相对开放
C.传统伦理观念的强化
D.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
2、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 人口数量(亿)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人均耕地面积(亩) |
1753年(乾隆十八年) | 1.84 | 约4902 | 4.00 |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 2.86 | 约5071 | 2.66 |
1812年(嘉庆十七年) | 3.34 | 约5260 | 2.36 |
1851年(咸丰元年) | 4.32 | 约5042 | 1.75 |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3、《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
4、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研究会,其办公室和图书馆取名为“亢慕义斋”(“亢慕义”为德文的音译)。据此判断,该会主要研究方向是( )
A.西方民主政治
B.马克思主义学说
C.近代自然科学
D.白话文与新文学
5、东汉时期豪族收恤宗族中的贫困者,蓄养宾客,收留破产流亡的农民,向他们提供救济和保护。豪族对依附农榨取高额地租,多为收成的50%。据此可知,东汉时期豪族势力的发展( )
A.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
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导致门阀士族迅速崛起
6、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7、下图为秦朝中央和地方行政结构图。据图可知,秦朝( )
A.官僚政治制度非常成熟
B.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C.地方机构分权相当明显
D.彻底消除封建割据隐患
8、1960年,鞍钢公司创造出“鞍钢宪法”,指的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该制度体现了( )
A.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生产技术的革新意识
9、阮元(1764—1849)在中国首部自然科学家传记《畴人传》中提道:“欧罗巴人自明末入中国,嗣后源源而来,相继不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于推步一事,颇能深究,亦当为之作传。”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流助推科技发展
B.史学创作体例实现不断更新
C.西学东渐冲击传统观念
D.科技发展局面得到根本突破
10、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
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11、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该画旨在表达农民( )
A.获得土地的喜悦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C.翻身做主人的欣喜
D.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
12、假设在如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3、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
A.出现阶级分化
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
C.萌生出私有制
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14、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
A.士族裹挟
B.躲避战乱
C.移民垦边
D.开发江南
15、史书有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朝实施的这一官制( )
A.旨在强化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
B.加剧了各少数民族间的隔阂
C.符合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求
D.致使游牧民族实现了封建化
16、元代中期,吏部统计结果显示,汉人、南人在中央政府官员中占比超过50%,在地方官员中占比超过70%。这反映出( )
A.蒙古贵族控制了主要官职
B.南方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
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
17、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这反映了( )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18、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19、下图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
A.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C.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D.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向
20、抗战时期,毛泽东曾致信彭德怀强调:“今日我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这一看法( )
A.否定了日军侵华力量强大
B.客观认识了共产党抗日力量
C.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D.认可了国民党是正面防御战
2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件发生在“全面抗战”阶段的是( )
A.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组织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
C.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团结抗战
22、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该遗址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同时遗址还出土了几件埙(吹奏乐器)。这可以说明( )
A.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姜寨人进入父系氏族阶段
C.它的居民间阶级分化较严重
D.农耕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23、历史上九鼎八簋是中央政权的象征,也就是只有天子可以拥有。而诸侯只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不仅出土了曾侯乙编钟,更惊现了一套完整的“九鼎八簋”。这说明( )
A.曾国综合实力强大
B.曾国有称霸的野心
C.礼乐制度完全瓦解
D.曾国生产力的发展
24、下图所示文物,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是( )
A.灌溉工程的修建
B.商业中心的繁荣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货币的广泛流通
2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
(2)日本投降
①原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________、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迅速消灭日本________;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②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________投降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________”号巡洋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③台湾回归:10月25日,________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台湾光复。从此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26、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________远航海外。郑和先后________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________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和________沿岸,史称“________”
27、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_______,学习国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_______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_______个沿海港口城市。
2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目的是限制___________的权力,保证___的权力。
29、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从春秋战国起,_______逐渐取代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_______使自耕农经济不断地处于风雨飘摇中。
30、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发表通电,痛心地表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________。”
31、观察下图,写出与下列内容提示相关的字母标号
(1)被誉为古代文明奇迹的金字塔位于
(2)已知最早使用成文法实行统治的国家位于
(3)佛教的诞生地位于
(4)被誉为欧洲文明起源地的地区是
(5)甲骨文产生于
(6)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的国家位于
32、参加一战
(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 ______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3)影响
①收回德、奥在天津、______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中国______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33、海外贸易非常繁荣,________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4、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________的进步
①________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________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②自南宋起,________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35、明清戏曲中的传奇、昆区和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36、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安史之乱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3)安史之乱的影响是什么?
37、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年9月7日
①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
②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条约的内容的异同。
③结合材料三说明其(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8、阅读下列材料: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体现在哲学、文学、体育等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奥林匹亚就起源于雅典,西方民主政治也源于雅典。请回答:
(1)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雅典民主政治给我们哪些启示?
39、在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上,民族T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请回答问题:
(1)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分析,指出中国近代民族T业的基本特点。
(2)国民政府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3)民族丁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两个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