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给突击部队开辟道路,他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发射孔。他的行为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国际主义精神

③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历史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和亲戚家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要获得第一手资料,主要运用(   )

A.召开学术交流会 B.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C.调查访问法 D.阅读网络资料

3、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拥挤,设施简单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2018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众多的英雄烈士中,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战场上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灼烧的剧痛直至牺牲的英雄是

A. 邱少云

B. 谢咢元

C. 董存瑞

D. 黄继光

5、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主集中制

6、下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比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 5%

0. 7%

6. 9%

71. 8%

1956年

32. 2%

53. 49%

7. 3%

0

7. 1%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承包责任制

7、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马文革 刘援朝  张跃进  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8、“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由此看出我国政府实行(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9、从农民拥护新政权的角度看,在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是(  )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

10、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开国大典  

④抗美援朝的开始

A. ①③②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11、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那么我国开始步入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③建立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1949年到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

1)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4)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 1)2)4)

B. 2)3)4)

C. 1)3)4)

D. 1)2)3)

14、中日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地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外交联系,伴随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的具休时间是

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0年

15、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斗争开展的共同作用。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肃清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

C. 掌握了经济命脉

D. 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

16、《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8、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四大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八大

C.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九大

D.党的十五大党的十九大

19、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A.朱德 B.邓小平 C.刘伯承 D.彭德怀

20、“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3、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2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7、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28、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30、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你回答什么是三大改造?

3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3、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图中对应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所在地

(2)据图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50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0

77

355

0

4

0

7

 

材料二 1953年,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农产品开始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了。当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了实行这一事件,中央颁布了一个法律文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