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

C.“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下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⑤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4、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下列空白处应为国民经济发展的

A.过渡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下列属于上题会议通过的决定的有

①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在20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不懈探索,依次实现了哪些梦想?( )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7、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1自然经济  2民族企业  3洋务企业  4外资企业

B.1自然经济  2外资企业  3洋务企业  4民族企业

C.1洋务企业  2外资企业  3自然经济  4民族企业

D.1外资企业  2自然经济  3民族企业  4洋务企业

8、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  )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9、比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体现在

A.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借鉴苏联经验

10、照片定格历史,历史由此生辉。如图中的照片被网络评为“新中国最难忘的100个精彩瞬间”之一。它之所以“精彩"是因为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

C.加速了民主革命胜利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11、2018年是我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浦东的开发开放

C.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阅读下列图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上述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天工开物》,该著作的作者是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徐霞客

13、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取消了前清规定的种种商业注册费用;商人承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国计前途大有裨益,政府即予批准并力为保护。上述举措(     

A.完备了近代工业种类

B.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

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D.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开展了

A.抗日战争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15、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     

A.一台一中

B.一个台湾

C.一个中国

D.大陆属于台湾

16、2001年是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年份。以下史实发生在2001年的是:(  )

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④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7、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       

A.交通运输业落后

B.手工业落后

C.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D.重工业落后

18、在学习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之后,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对联浓缩历史”的主题活动;历史谢老师先写下了“有规有矩平安有序;无法无天火海无边”这副对联,然后请同学们答出最合适的横批。你觉得应该是(  

A.依法治国

B.科教兴国

C.改革开放

D.精神文明

19、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字对联依稀可辩:“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初   D. 20世纪70年代末

20、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九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3、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4、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5、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其中_______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铁人”是“_____________

26、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7、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8、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9、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32、探究历史: 2011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其中,“两会”清晰地描绘了下一步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线路图。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历史回想

(1)1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是进行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

步骤二:历史转折

(3)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工作重心转移?此次会议还做出了什么新决策?

(4)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

步骤三:深度探究

小明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福州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三十年多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下面写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5)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6)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地

步骤四:论从史出

(7)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上述材料,说说中国为何改革开放?

33、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整个世界也具有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世界影响?

(2)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什么?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选择项,这里“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5)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6)当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