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景帝即位之初就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并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以致有几次全国一年的案件不到400件。材料可用于说明,汉景帝时期( )
A.法制建设的逐渐深入
B.政治统治的相对宽松
C.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D.法家地位的逐渐没落
2、下图为张文元的漫画,刊登在1949年的《上海新闻日报》上,漫画中有“蒋家店台湾分店”的文字。此漫画揭示了( )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国民党借台湾负隅顽抗
C.国民政府最终众叛亲离
D.美国对蒋彻底失去信心
3、《光绪朝东华录》载:“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部臣每以情形难以遥度,仍请交督抚酌议。而督抚则积习相沿。动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虽有良法美意,格而不行。”材料反映出,当时( )
A.中央权威的弱化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阶级矛盾的加剧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4、明朝末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由于精通汉语,用中文翻译了许多作品。他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方向。《天主实义》是他第一部根据自然理性、以儒释耶的中文神学著作,采用对话体裁,利用儒学语言和概念阐述天主教义,深得中国士大夫的赞许。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收入了《天主实义》。由此可知利玛窦( )
A.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传教
B.消弭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C.借中国思想推动文艺复兴
D.突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
5、下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其中,推动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B.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D.官僚资本大力支持
6、2023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表示,神木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了最高等级墓地,墓地与皇城台“大台基”共同构建起皇城台上“前宫殿后墓地”的基本格局。另外,墓地中南区墓葬具有连排分布和围绕墓葬建有石墙等特征,表明石峁文化高等级墓地已具有成熟的规划意识和墓上建筑,或已形成墓园雏形。皇城台高等级墓地更加彰显出石峁社会的文明化程度,据此可知( )
A.当时已经形成了以石峁为核心的中原文明
B.这是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实证
C.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非常成熟的城市规制
D.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7、汉景帝时,窦太后因宠爱小儿子梁孝王,便一直试图让景帝立弟弟梁孝王为储。大臣袁盎引《春秋经》中宋宣公事例据理力争,“微言大义”,力陈嫡子正系嗣位的正统性,成功阻止了窦太后的企图,于是景帝之子刘彻被立为太子。这说明当时( )
A.宗法观念仍然受到高度重视
B.主流思想正统地位的巩固
C.皇权中的母族影响大大削弱
D.儒家经典的权威不容违背
8、秦朝推行郡县制,进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尊崇儒术”的建议。秦至西汉中期的这些做法( )
A.建立与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持续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D.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9、《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 )
A.佛教开始传入
B.佛道教广泛传播
C.儒学正统丧失
D.“三教合一”趋势
10、201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较回归前的1996年增长54%,澳门地区生产总值较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2.5%。两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表明( )
A.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B.“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
C.九二共识带动经济交流
D.两岸“三通”后交往交流不断深化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12、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指“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这一制度( )
A.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
B.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
C.明确了中央机构分工
D.导致了分封体制瓦解
13、有学者在评论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认为治乱的根本,应是人克制自私利己的欲望,并主张人类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的自然状态中去。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使其天然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4、默格尔在《历史哲学》 中说:“雅典那时有一种活泼的目由,以及礼节、风俗和精神、文化上活泼的平等……在不违背这种平等和这种自由的范围以内,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得到了最无拘束的发展,都在它的环境里得到了最丰富的刺激来发扬光大。”作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 )
A.便于个性发展
B.追求平等自由
C.促进文化多元
D.注重精神自由
15、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6、明万历年间,苏州“城中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乾隆时,苏州东半城更是“专其业者不啻万家”,“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民营丝织业得以较大发展
C.全国普及雇佣劳动
D.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
17、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18、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登《西学书目表》,著录近代以来译书约300种(见下表)。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续作。这一做法( )
西学13类 |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
西政10类 |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
杂类5类 |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 |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潮
B.沿袭了中体西用思想
C.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D.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
19、唐玄宗时期“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人居翰林,供奉敕旨”,“将陆坚、张九龄等 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召。王者尊极, 一 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 从中出。”唐德宗时期,陆贽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之为“内相”。这反映唐朝中 后期( )
A.中书权力遭到削弱
B.门阀土族垄断朝政
C.决策与行政权分离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下图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趋势示意图。以下符合该趋势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中期安史之乱后
D.元朝统一时期
21、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官员的职能:“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据此判断,这一官员最有可能是( )
A.秦朝的御史
B.汉代的刺史
C.魏晋的中正
D.宋朝的通判
22、史书记载国力雄厚,财政充裕却亡国的政权是( )
A.汉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23、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则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发动对华侵略的正当性
B.是为了实现对华的资本输出
C.英国标榜所谓人权的虚伪性
D.中国民众是抵抗侵略的主力
24、高中历史课上,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对部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了下图知识纲要结构。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重要概念 羁縻政策、华夏认同、大一统思想、民族迁徙、互市…… |
一般概念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册封、和亲、土司制度、都司、戍屯政策…… |
史实 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清朝满蒙联姻…… |
A.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发展
B.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C.中外和平交往基本状况
D.民族政权间的交流交往
25、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2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2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________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28、第一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鸦片战争争起止时间:________
(2)鸦片战争导火线:________
(3)条约
①1842年中英签订《________》它是________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1844年清政府分别于美法签订《________》《________》,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________
2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_______石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______石器。
30、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______________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次“围剿”。
31、积极参与联合国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________”倡议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
32、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33、________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________起来了。”
3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时间轴。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 G. _________
35、戊戌变法有何意义?
36、什么叫“郑和下西洋”?其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
37、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时间?都城?两个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影响?
38、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大大加快。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
(2)在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全球范围内却出现了一个反全球化的浪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在一些经济领域的国际会议进行期间,经常有很多反全球化的示威涛行。怎样认识全世界有许多人反对全球化?
(3)面对全球化,我们怎样该怎么办?
39、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日渐觉醒。分别指出新思想、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