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应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邓稼先

2、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3、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张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光盘,请你按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他观看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鸦片战争》②《义和团》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4、“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国民经济的恢复”三者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 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B. 祖国大陆获得了全部解放

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1949年3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6、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③①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7、历史解释就是对史实的评价或者看法对下图数据变化解释最合理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缩小了城乡差距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其根本原因

C.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D.改革开放有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8、下列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逆行施进行斗争

C.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0、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1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中,邓小平所做的巨大贡献是提出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经济特区

C.“一国两制”构想

D.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12、如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标语,根据所学A处的内容应该

A.走合作化道路

B.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

A.先从城市开始

B.先从农村开始

C.先从国企开始

D.先从特区开始

14、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这是一支

A.陆军部队 B.空军部队 C.海军部队 D.导弹部队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实行“一五”计划

D. 实行赎买政策

16、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这段材料讴歌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17、在2020年4月24日我国第5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揽星九天”(下图)。50年前,我国首次造访太空的人造地球卫星是

A.天河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一号

18、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19、近年来,香港反对派、港独分子和一些激进势力多次发动反中乱港暴力事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独”在香港完全没有出路.“一国两制”的初心和原意就包含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且香港的回归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下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民族交融.

B.“一国两制”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促进香港经济发展

C.“一国两制”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的,只适用于香港地区

D.“一国两制”是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的一项制度

20、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是(  

A. 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

C.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4、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宗教

创始人

创始地点

图片一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6、(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2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28、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9、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0、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体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2、改革开放40年来,先后形成了四届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四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是谁?

33、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光辉历程”中补充“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结束时间(年月日)及标志事件。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请用你身边的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不忘初心”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