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分重视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2、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材料评价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关系正常化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A. 中华民国政府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4、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早在1931年,毛泽东就说:“它(新中国)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新中国)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新中国)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预言实现的标志是
A.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B. 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
C. 1949年开国大典的举行
D.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 )
A. 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到城市上来
C. 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 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改革开放
7、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殖民掠夺的残酷
8、在欧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
A、古希腊哲学 B、基督教会
C、罗马古典文化 D、封建等级制度
9、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属于新形势下强军措施的有( )
①成立东、南、西、北和中部五大战区
②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③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④建立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列流行语“网络安全、网购、发朋友圈、点赞”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科技的发展
A.互联网
B.电视
C.报纸
D.交通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扩大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是
A.朱德 B.叶剑英 C.林彪 D.彭德怀
13、“1956年5月26目,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若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不会繁荣的。……”据此推断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
A. “一化三改造”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一国两制”
14、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
A. 范围不同
B. 任务不同
C. 合作程度不同
D. 所有制性质不同
15、相对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A.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C. 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D. 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16、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进行了土地革命 D. 实行了减租减息运动
17、2015年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
A.胡锦涛 B.华国锋 C.江泽民 D.习近平
18、时人评价某报刊“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该报刊是( )
A.
B.
C.
D.
19、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张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光盘,请你按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他观看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鸦片战争》②《义和团》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20、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不能表明( )
A.中国已位列发达国家 B.中国理论被世界接受
C.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中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2、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4、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5、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7、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9、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0、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31、“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容应对,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措施及人物。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950年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的文件。
(4)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2、结合课本简述新中国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重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33、“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该总统访华期间签订了什么文件?
材料四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