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g | 20 | 2 | 8 | 6 |
反应后质量/g | 4 | 待测 | 28 | 2 |
A.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丙一定是单质
2、茶叶中的儿茶素(C15H14O6)有延缓衰老、抗肿瘤等生理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4+16×6)
B.儿茶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儿茶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儿茶素是由15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3、氨气的催化氧化是制作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4
B.参加反应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4:5
C.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改变
D.该反应涉及两种单质
4、如图为空气成分的含量示意图,其中B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则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都可用于食品防腐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 D.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食盐
B.收集氧气
C.加热固体
D.过滤
8、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B.表明了反应的条件
C.表明了反应的速率
D.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A.验证H2的燃烧产物 | B.鉴别H2O和H2O2溶液 |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除去N2中的O2 |
A.A
B.B
C.C
D.D
10、下列除杂或鉴别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铁中的氧化铁 | 加入足量稀盐酸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 通过足量灼热CuO |
C | 鉴别水和双氧水 |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D | 鉴别NH4NO3、NaOH、CaCO3、NaCl四种固体 |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
A.A
B.B
C.C
D.D
11、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C.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D.农林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12、能够闻到远处的花香,其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3、不能用来检测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蓝色石蕊试纸
14、现有常温下的三种溶液①纯碱溶液②食盐水③食醋,pH大小关系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C.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6、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1份质量甲烷和2份质量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1份质量二氧化碳和2份质量水
17、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元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8、实验室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经分析可知,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
D.探究铁生锈条件
19、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氢气和一氧化碳
C.甲烷和空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20、氯乙烯(C2H3Cl)是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B.氯乙烯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
C.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5
D.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
21、某学习小组同学为了对 合金、
合金 、
合金、
合金进行研究,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
,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
氢气。则该合金可能是
A.合金
B.合金
C.合金
D.合金
22、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铜+氧气氧化铜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氢气+氧气
D.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23、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如图)的设计采用液氢作燃料,由于手持火炬内部空间狭小,需要通过高压储存氢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炬燃烧时会产生耀眼的白光
B.高压储存氢气是因为氢气分子间有间隔
C.火炬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D.高压储存氢气是通过压缩使氢气分子体积变小
24、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2SO2
B.H2O2H2O+O2↑
C.2Fe+3CuSO4=3Cu+Fe2(SO4)3
D.C2H5OH+3O22CO2+3H2O
2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26、下列图示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27、(11分)请根据下列描述填空。
(1)还原铁粉常用做食品除湿剂(干燥剂),又称“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 和 。误食该物质,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空气中的负离子享有“空气维生素”的美誉。空气中的负离子主要有羟离子(H3O2—)、氢氧根离子 (表达该离子符号)、负氧离子(O2—)等。写出负氧离子与钾离子结合的物质的化学式 。
(3)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 ,汽车尾气中的CO、NO2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三效催化转化器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两种气体,则反应方程式是 。
(4)某试剂瓶上的标签已破损,残余部分如图。
①请猜测瓶中的试剂可能是 。
②取瓶中的试剂少许溶于水,发现放出大量的热,所得溶液能使PH试纸变 色。
③用该稀溶液除铁锈(Fe2O3)的反应方程式是 。
28、观察下表,从表中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氢 | 1 | 0 | 1 | 1 |
碳 | 6 | 6 | 6 | 12 |
氧 | 8 | 8 | 8 | 16 |
钠 | 11 | 12 | 11 | 23 |
铁 | 26 | 30 | 26 | 56 |
①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9、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不但可以适当节约石油资源,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火炬点火仪式首次采用微火形式,这形式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请你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角度提出一条缓解该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______。
30、(5分)根据下列仪器图形,用仪器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2)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时所需要的仪器是 和 ;
(3)加热烧瓶内液体时,须垫上
(4)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
31、中国制造和成就,让世界瞩目。
(1)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北斗导航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燃料燃烧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建设中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
①锰钢主要成分是铁、锰、碳,主要用于制造钢轨、挖掘机铲斗等,锰钢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钢轨生锈。该防锈方法的原理__________。
③利用下图探究铁的腐蚀,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_______mL刻度处,原因是_________。
④地铁车头的琉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黏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琉璃属于__________(“合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
32、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Ⅰ.化石资源制氢
(1)可利用一氧化碳和水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氢气和另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当催化剂为2%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
Ⅱ.水热分解制氢
(3)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________。
Ⅲ.光分解水
(4)2020年5月,Nature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________。
33、(6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①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C
②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
(2)①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其中D的作用是 。
②以下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3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小汽车进入家庭成为日常主要交通工具,大量的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也逐步成为我国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1)请写出一种污染空气的气体的名称:______;
(2)为实现环境整体效率最优化,请提出减小或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点建议:______。
35、写出下列操作的后果。
(1)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__________。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留少量的水,后果是__________。
36、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是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硅是由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图2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_____。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②处的微粒是______(填化学式)。
(3)可燃冰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③可燃冰中的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④燃烧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⑤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但二氧化碳又可用于合成可降解高聚物【(C4H6O3)n)(n为正整数),用于生产塑料,可降解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______(填标号)反应能够实现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可降解高聚物分子。
A.丁二醇(C4H10O2) B.环氧丙烷(C3H6O)
37、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发现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则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_____________。
(3)图丙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间”)。
38、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实验中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木炭在集气瓶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
39、酒精是乙醇的俗名,其化学式是C2H5OH.请计算: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4.6克乙醇中含碳元素 g.
40、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区分它们?(写出简要鉴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