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B.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2、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换气扇
B.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
A.XYZ
B.XZY
C.YZX
D.ZXY
4、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5、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风能
D.太阳能
6、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带两个单位的电荷
B.NO2:“2”表示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灯体外部材料使用了再生铝合金,并首创双层玻璃结构。设计者在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使燃料丙烷(C3H8)充分燃烧而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都不会熄灭。
【1】下列关于金属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人类使用金属铜晚于铝
D.铝制品表面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2】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烷不完全燃烧会污染环境
B.丙烷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
C.所有的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种灯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气分子:
B.的结构示意图为
C.氧化铁的化学式:
D.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
9、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
B.矿泉水
C.熟石灰
D.黄铜
10、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铁锈
B.锰钢
C.黄铜
D.焊锡
11、我国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和朱杨柱在天宫空间站上进行了一次令人瞩目的太空明火实验。桂海潮划火柴点燃蜡烛后,火柴用湿纸巾捂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柴用湿纸巾捂灭其灭火原理是降低火柴的着火点
B.火柴用湿纸巾捂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空间站上火柴和蜡烛燃烧都需要氧气
D.用火柴引燃蜡烛其原理是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
12、“绿色中国”可持续影响力大会于2023年12月3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践行绿色理念,共话中国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回收利用,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提倡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灯照明
D.增强比赛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硫、水银、洁净的空气
B.氖气、五氧化二磷、河水
C.镁条、二氧化锰、冰水共存物
D.氢气、氯化氢、石灰石
14、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将废旧电池分类并回收
B.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C.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15、金属制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其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B.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C.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要低
16、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3:2
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丙一定是催化剂
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与该反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B.乙物质的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为1:3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8、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杯水车薪——水太少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19、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缓解温室效应,应践行低碳生活
B.在金局表面涂油喷漆可防止金属锈蚀
C.为节约用水,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应提倡水的循环利用
D.为减少空气污染,应加高化工厂烟囱
20、元素周期表中,钴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7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
C.元素符号是Co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21、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金能压成薄片,说明熔点高
C.历史上使用铜比铁更早
D.用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22、下列为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A.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
B.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物质初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D.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23、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为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用于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
C.高氯精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1
D.高氯精由12个原子构成
24、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Cl
B.CL
C.LC
D.lc
25、发生火险或火灾时一定要沉着应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开辟隔离带
C.用扇子扇燃烧正旺的煤块,越扇越旺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6、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n点表示的溶液中和
微粒数目相同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7、(4分)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化学符号中数字“2”在不同的位置显示不同的含义。请按要求将下列化学符号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SO42- ②H2O ③2CO ④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请你找出关于编排元素周期表的两点规律:
(1)_______。
(2)_______。
29、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1)空气中能够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
(2)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空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积极植树
30、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_________ 1个氧分子_________ 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4个铁离子___一个碳酸分子_________硫酸根_________ 氯化钙_________碳酸钠_________ 硫化钠_________氢氧化钙__硝酸铵_______氮气_________水银_________氨气_________氧化铁______
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明矾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地下水是取之不尽的淡水资源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地下水
(2)日常生活中,常用加__(填“食盐”或“肥皂水”)的方法来区分硬水与软水。生活中常用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的蒸馏操作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填“正”或“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32、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属 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X元素的化合物常用作化肥,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纯度的晶体硅是制作芯片的重要物质,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的。
(4)在某金属单质与硫反应的过程中,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硫离子属于阴离子
B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C 硫离子可表示为S2+
D “S”既可以表示硫原子,也可以表示硫元素
33、固体药瓶通常保存在__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_______夹取;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里,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朝向________,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__________滴加。
34、有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A是一种单质,B、C、D是化合物,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化学式: A_______;D__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②③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36、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排名奖牌榜第三、
(1)俗语“真金不怕火炼”反映出金的化学性质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铜牌的成分是铜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具有___________(只答一点)的特性;
(3)如图所示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7、小方和小妍两位同学分别利用甲、乙两套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小方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实验,结果测定出来的结果大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漏气
B.红磷量不足
C.实验开始前未夹紧弹簧夹
D.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进行读数
(2)甲装置瓶底含少量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3)小妍利用装置乙进行实验,实验中可移动胶塞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
(4)装置乙与装置甲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3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___。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小于1/5的结果,请你分析可能原因之一是____
(2)乙同学设计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⑤已知c=100mL a=20mL,如果实验非常成功,则b=_______mL。
实验反思:
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可能大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 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⑥图2与图1两种实验方案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39、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 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含量的探究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C与___________(填“A”或B”或“D”)
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结合实例完成下列问题,
①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②碳酸氢钠治疗冒酸过多
③氢气做高能燃料
④食醋除水垢
⑤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
⑥氦气替代氢气用于探空气球
⑦CO2用于灭火
例: ①⑤,利用物理性质; 答:___________。
40、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什么物质?请你给出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合理建议(写出一点即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