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B.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C.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能量转换器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信息变化的统一

2、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子叶中

B.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b胚乳中

C.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c

D.⑥和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倡导绿色出行

B.倡导植树造林

C.合理使用燃料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4、一个洋葱根尖细胞进行3次细胞分裂,可形成(       

A.6个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B.8个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C.6个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8个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6、“西湖春*归,春水绿于染。”诗句中使水变绿的生物是(  )

A.水草

B.藻类

C.苔藓

D.蕨类植物

7、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       

A.生理盐水

B.清水

C.酒精

D.稀碘液

8、如图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B.实验装置要加入湿土

C.鼠妇更多分布在阴暗处

D.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9、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可以增加降雨量,对稳定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D.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0、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至少应在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几只鼠妇?目的是什么?( )

A.10只,减少误差

B.2只,使鼠妇能自由运动

C.10只,利于观察

D.2只,利于观察

11、下图为某森林中植物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的分析和利用,错误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C.因植物分层现象的存在,降低了森林中空间利用率

D.农业上可利用这一现象,将高矮作物合理搭配种植

12、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保温瓶中,测量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塞紧瓶塞。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保温瓶内温度上升比较多

B.干燥的种子产生热量比较多

C.保温瓶内热量来源于种子呼吸作用

D.种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成语包含的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1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④过程增多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C.甲→乙→丙→丁表示一条食物链

D.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流向丁的能量

15、诗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有关其描述正确的是(       

A.墙藓、裙带菜、满江红都是常见苔藓植物

B.茎中有导管,但叶中无叶脉

C.叶多数只有一层细胞,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是绿色开花植物,有的可用于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16、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反映了光合作用的实质。A、B表示进出叶片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

B.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A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氧气

D.B表示光合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17、小明在体育课上不小心将皮肤轻微擦破,幸好并未流血。擦破的皮属于(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18、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

19、小型鸟类白头翁喜欢吞吃小樱桃,然后将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距离原植株很远的地方,这体现了白头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使其他生物的数量减少

B.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0、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上层和岩石圈的全层

C.整个大气圈、水圈表面和岩石圈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表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与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22、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由______和_____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

23、如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X表示   的消化,  其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蛋白质的起始消化场所是   ,其最终消化产物是    

3图中曲线Y表示 的消化,它在小肠中先在     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颗粒,然后被脂肪酶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4、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人与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人能______________

25、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_作用。

26、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2015325日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   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 ]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 ] 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神经中枢,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 ]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神经中枢,形成听觉.

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 ] 中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 ]   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

 

28、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2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温暖、清洁和 但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保持环境的空气清新、无污染非常重要

3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   ,它的壁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血管围绕着,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9、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糊+唾液

0

碘液

 

2号

淀粉糊+唾液

73

 

3号

淀粉糊+唾液

37

 

4号

淀粉糊+清水

37

 

(1)、请在表内第五列中填写实验现象(填字母):A:变蓝 B:不变蓝

(2)、3号试管是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里的   将淀粉分解成了

(3)、4号试管是 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4)、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30、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 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 型血,小周既能给O型血的人输血,又能给AB型的人输血,小周的血型是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

1请将下列结构所属的结构层次用线连接起来。

2请将细胞中的下列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如图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涂“T”,错误涂“F”)。

(1)①②表示细胞分裂。______(判断对错)

(2)③表示细胞分化。______(判断对错)

(3)受精卵与a、b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不一样。______(判断对错)

(4)在①②③过程中,细胞需要营养物质。___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图一、二、三分别表示杏花结构示意图、叶芽结构示意图、植株形态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杏花结构中,其最主要的部分是[7______和[13______

2)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是指图一中的[9______释放出的精子与[11]内的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我们所吃的杏肉是由______发育来的,杏核内杏仁是由______发育来的。

4)图三中的A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发育来的。图二中的b将来发育成______c将来发育成______

5)图三中,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茎木质部中的______运输到果实等部位。

34、观察草履虫的相关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想要观察清楚草履虫的形态、结构需要借助助放大镜和显微镜。在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______(选填表面底部)吸取。

2)在显微镜视野中发现草履虫运动太快了,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在载玻片中央放少许______

3)李强同学想利用实验探究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请你帮助他共同完成实验。

实验材料:载玻片、草履虫培养液、清水、滴管、食盐水、肉汁、放大镜等。

作出假设:草履虫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

a、取三张洁净玻片,编号甲、乙、丙,在每张玻片两端各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其连通。

b、玻片上右侧培养液边缘甲:滴一滴盐水,乙:滴一滴肉汁,丙:滴一滴清水(如图所示)

你认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甲向_____侧,乙向_____侧,丙_____。(选填“A”“B”无明显变化  

得出的结论是:_____

该实验中的丙组起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