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番茄的生长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先持续光照12小时,再置于黑暗中 12小时。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1.75

2.50

3.15

3.65

3.75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番茄一天累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

2、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将珍稀野生动物全部移入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B.在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噬菌体是一类微生物的统称,其形态包括蝌蚪形、微球形和丝状等。如图为蝌蚪形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图示形态

B.某些种类的噬菌体可用于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

C.噬菌体只能在相应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D.蝌蚪形噬菌体没有染色体,属于原核生物

4、我国在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

A.褐马鸡

B.斑头雁和棕头鸥

C.丹顶鹤

D.朱鹮

5、艾滋病是感染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B.目前无法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C.隔离患者是控制和预防的根本措施

D.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6、荔枝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荔枝植株吸收的某些物质转化而来的。这些物质是(       

A.无机盐和水

B.淀粉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

D.氧气和水

7、“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与诗中动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描述是(       

A.体温高而恒定

B.骨骼轻、薄、坚固

C.有喙但无齿

D.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8、北京市自2020年开始将市属各公园的枯枝落叶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在下一年回归林地。这体现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是(  )

A.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B.参与物质循环

C.进行生物防治

D.与动植物共生

9、科技人员助力“精准扶贫”,指导农户养殖彩色桑蚕。蚕吐丝的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0、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行走是人独特的运动方式

B.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游泳

C.只有鸟类和昆虫才能飞行

D.野鸭的运动方式有游泳、行走、飞行等

11、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  )

A.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

B.与父相似的人,来自父方多,与母相似的人,来自母方多

C.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一半以下来自父方、一半以上来自母方

12、长江泸州段水域中共计各种鱼类、两栖类大约137种,但现有发现国家保护的只有白鲟、达氏鲟(即长江鲟)、胭脂鱼、大鲵(娃娃鱼)这四种,分别属于国家I级、II级保护动物。保护这些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13、奶牛以青草为食物,从食物中获得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进行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能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物质循环

D.为人类提供食物

14、在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区别于成蛙的显著特征是(       

A.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B.水生、用鳃呼吸、无尾、有四肢

C.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D.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有四肢

15、下表记录了某小组同学的探究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培养皿编号

1

2

3

培养皿设置

未经任何处理

洗手前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洗手后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实验现象

无菌落

菌落较多

菌落较少

A.该实验想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真菌数量是否一样多

B.编号2和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C.设置编号1没有意义

D.实验后要汇总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

16、细菌感染可引起扁桃体发炎,在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可能高于正常值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7、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8、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DNA分子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DNA是人主要的遗传物质

D.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

19、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20、鸟类除了用肺呼吸外,体内还有辅助呼吸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家鸽身体呈   型;体表被覆 ;前肢特化为      ;骨骼         ,长骨     肌发达;食量     ,消化能力 ,直肠 ,不贮存粪便;呼吸方式       能辅助呼吸;心脏有   ,运输     强,体温

 

22、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_三个基本环节。

23、我们平常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真菌。

24、某些真菌能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

 

25、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______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6、鸟类飞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__________作用。

27、某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该生物小组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这个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___________状态。

(3)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4)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应该用_______以上的小鼠做实验。

28、通过医学检查,确定一对夫妻将生育一个女儿,完成下列性染色体组成的图示。

 

_________

 

29、“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这句俗语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是___________

30、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取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把右列的字母填到左边对应的括号里)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在近亲结婚的夫妇双方产生的后代中,出现遗传病的机会要大大增加。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下图为植物、真菌和细菌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病毒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d为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根据结构特点判断a,b、c所属的生物类型。a是____;b是___;c是_____,由___________组成,______(有/没有)细胞结构。

(2)与d相比,a、b、c都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因此它们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a图中序号为3的结构是__________,从这个结构看它属于原核细胞。

34、下图为4种微生物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___]表示病毒,它仅由________外壳和核酸组成。

2ACD相比较,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__,生殖方式是________

3D产生的某种抗生素能抑制[___]的生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