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至少两组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才能产生运动

B.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它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和关节腔组成

C.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

D.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2、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A.环境温度过高

B.未添加防腐剂

C.微生物大量繁殖

D.化学物质污染

3、小英在上生物分类课时,将蜗牛、蝗虫分为一类,将鲤鱼、鳄鱼分为一类。你能判断小英是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吗?(  )

A.体内是否具有脊柱

B.是否用鳃呼吸

C.有无坚硬外壳

D.是否胎生

4、先天愚型患者21号常染色体多一条,则此女患者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

A.47条+XX

B.23对+XX

C.22对+XX

D.45条+XX

5、缢蛏和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具有的特征有(  )

   

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②具有贝壳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运动器官是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他的另一篇词作“渔家傲”中,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句子,描写了当时将士艰苦的边塞生活。下面就“衡阳雁去”理解错误的是(       

A.“衡阳雁去”是鸟类的迁徙行为

B.“衡阳雁去”是生物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C.“衡阳雁去”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北雁南飞”行为是遗传物质决定的

7、科学家在检测土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动物,这种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请你判断这种动物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A.软体动物

B.腔肠动物

C.节肢动物

D.环节动物

8、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9、下列四支试管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是(       

A.

B.

C.

D.

10、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11、节肢动物的体表有一结构具有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该结构的名称是(  )

A.鳞片

B.羽毛

C.贝壳

D.外骨骼

12、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玉米

B.桫椤

C.荷叶铁线蕨

D.红桧

13、2023年4月18日香港大学宣布,该校科研团队在香港发现一个箱形水母新物种。这是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14、如图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概念关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各项中,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  )

A.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获得

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15、下面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小鼠从迷宫“入口”到“出口”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A.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不同小鼠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一定相等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16、宫颈癌是由HPV病毒引起的,有关HPV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B.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C.可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D.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17、与腔肠动物相比,扁形动物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高等之处体现在(       

A.无肛门

B.无刺细胞

C.身体左右对称

D.有口

18、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 )开始出现的.

A.单细胞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节肢动物

19、水毛茛是一种小型的水生被子植物,身体半浮半沉,如图。浮在水面上的叶子呈扁平状,而沉在水中的叶子都是细丝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生物的性状表现不受基因的控制

B.性状的表现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表现由环境因素控制

D.基因型相同,若环境条件改变,则性状一定改变

20、下面是“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及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白色的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呈放射状或扫帚状的结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花粉是否传给同一朵花的雌蕊,植物的传粉主要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

 

22、遗传:是指亲子之间的_____。变异:是指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

23、“移花接木”和“一树能结三种果”通常采用的繁殖技术是________ 

2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 ___ ________

25、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做出的_____反应叫做应激性。

 

26、病毒不具有_____,是由__________组成.

27、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含   条食物链

2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示的生物外,还有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的过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  

4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处于第   营养级,猫头鹰与狐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5该生态系统中,影响兔子的生物因素是  

6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他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在   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8、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____,由简单到复杂.

29、依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________病毒、________病毒和________病毒.

30、爬行类体表覆盖__________,在陆地产_____,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卵生).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动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请将下列动物与它体表的结构连线。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生殖发育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图一为植物嫁接示意图,图二、三分别为家蚕、蝗虫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嫁接过程中,确保①成活的关键是使①和②的______紧密结合。若将②黑枣树作为砧木,将①柿树的枝条作为接穗,将来这个枝条上所结柿子是否具有黑枣的味道______

(2)图二所示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在家蚕发育的______阶段满足食物供应。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______

(3)与图一相比,图二、三所示生物生殖方式的特点有______

34、你一定熟悉多莉羊吧?与它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请据图分析回答:

(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 _______

(2)“多莉”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 _______绵羊最相似。

(3)C绵羊为“多莉”在胚胎时期的发育提供了场所——_______,并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氧气。

(4)从生殖方式看,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 _______,理由是 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