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人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A.淀粉

B.脂肪

C.染色体

D.蛋白质

2、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人体的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C.骨与骨之间半活动的连结俗称关节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是由多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3、下列关于青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的营养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

B.青霉的直立菌丝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C.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治疗病毒性疾病

D.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

4、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尺蠖拟态

B.猫捉老鼠、孔雀开屏、黄牛耕地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5、下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P可以表示卵生

B.Q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E可以表示体表被毛

D.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6、“冰墩墩”以国宝熊猫为原型制作,憨态可掬,惹人喜爱。下列有关熊猫描述错误的是(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7、下列关于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叙述,搭配不合理的是(  )

A.鲫鱼呈流线型——减少阻力

B.家鸽的肺和气囊——气体交换

C.蜥蜴的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

D.蛔虫的角质层——保护作用

8、豆类富含蛋白质,经发酵后口感独特。以下豆类食品中没有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豆瓣酱

B.豆腐

C.酸豆角

D.霉豆腐

9、某患者经常因膝盖疼痛而行走不便,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在膝关节腔内发挥的作用相当于如下关节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B.先天性行为、领域行为

C.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领域行为

11、水螅和涡虫都是低等动物,有很多共同的特征,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下列有关叙述能体现出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的是(  )

A.水螅用消化腔消化,涡虫用肠消化

B.水螅无眼点,涡虫有

C.水螅有触手,涡虫无

D.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身体呈左右对称

12、下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Ⅰ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Ⅱ过程只在晚上进行

C.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D.绿色植物通过Ⅱ过程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3、咀嚼干燥的小麦种子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会发现萌发的小麦种子尝起来有甜味,而干燥的小麦种子刚开始没有甜味,但是越咀嚼越甜。其解释正确的是(       

A.在萌发过程中,小麦中的淀粉合成了有甜味的糖

B.干燥的小麦种子越咀嚼越甜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蛋白质分解成麦芽糖

C.在萌发过程中,小麦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成了有甜味的糖

D.萌发的小麦种子尝起来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4、如图中的生物都有体型微小结构简单的特点,将它们进行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①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图中生物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③进行孢子生殖,②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D.只要接触①②③类生物,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15、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A.鲤鱼、草鱼、鳄鱼和鱿鱼都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B.鲤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C.可用BTB指示剂检验鱼的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现象是由蓝色变成黄色

D.鲤鱼体表覆盖着鳞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6、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保护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A.就地保护

B.法制管理

C.迁地保护

D.加强教育

17、动物行为分为:生殖行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迁徙行为等,其分类依据是(       

A.行为获得途径

B.产生行为的主体

C.行为的等级

D.行为的功能

18、下图甲、乙分别为家兔和狼的牙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兔的牙齿,乙为狼的牙齿

B.甲为食肉动物,乙为食草动物

C.牙齿分化提高了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D.牙齿分化增强了动物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9、细菌分布广泛,主要是因为(       

①分裂生殖   ②有鞭毛游动   ③会形成芽孢   ④有杆状、球状、螺旋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氧气浓度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延长光照时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_;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______

2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许多,其中________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

23、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 万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分为 动物。

24、酵母菌可以制作_____________,乳酸菌可制作_______________

 

25、幼年时期,骨能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 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而骨骺端的 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2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呈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前端有口后端_____

27、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

28、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   的变异,仅由 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29、科学家统计,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否有相似之处?

1)视觉的形成:光线穿过角膜,通过_______进入眼球内部,经过_______的折射,正好落在_______上,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_______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中枢,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_______的振动,并通过听小骨把振动传导到内耳,刺激_______内的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_______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中枢,形成听觉。

3)能看到它们的相似之处吗?首先都必须有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_______,还要有相关的_______来传导兴奋,最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都是在______________。看来各种感觉的形成过程都有共同之处。

 

30、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动物;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动物。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用线将以下动物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能离开水。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科学家们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如图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_存在的。

(2)丙图中可以看出,[1]__________主要是由[2]__________和[3]__________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片段。

(3)图中男性染色体组成图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男性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绘制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______,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用B、b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亲代长翅果蝇、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子一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3)已知果蝇的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