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B.狐的长尾与短尾

C.豌豆花的位置在叶腋和茎顶

D.种皮的灰色与子叶的绿色

2、狗是人类得力的助手,缉毒犬发现毒品踪迹时,会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关于缉毒犬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不利于适应环境

D.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3、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蚊子叮人吸血可以传播疾病,应该彻底消灭掉

B.果农种果树时常常会养蜜蜂,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C.一个同学抓了一只蝽,手上很臭,是蝽在与这位同学进行信息交流

D.菜青虫吃青菜叶,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基因有三种,其中A1、A2、A3分别控制着沙色、斑点和暗黑色三种性状,且A1对A2、A1对A3都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若基因组成为A1A2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A2A3的唯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的体色最可能的是(  )

A.1种,全为沙色

B.2种,沙色和斑点

C.3种,沙色、斑点和暗黑

D.2种,斑点和暗黑

5、人体绝大多数的代谢废物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膀胱

B.肾脏

C.尿道

D.输尿管

6、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观念之一。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

B.木质部内有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保护和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D.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透光给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7、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通过对古人类化石的基因组研究,发现现代人类祖先与其他古人种发生了广泛的基因交流,获得其他古人种有益的基因馈赠,让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祖先能够快速适应非洲以外的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现代人类的祖先获得的其他古人种基因都是有益的

B.现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通过化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

D.现代人类的祖先比其他已灭绝古人种更加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8、《民法典》中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       

A.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和近亲结婚有关

B.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C.后代一定会得遗传病

D.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

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B.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也不断变化

C.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生态系统都能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平衡和稳定

10、有些病毒可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  )

A.新冠肺炎、鸡瘟、烟草花叶病

B.扁桃体炎、禽流感、小麦叶锈病

C.近视眼、艾滋病、水稻稻瘟病

D.呆小症、足癣病、肝炎

11、皮肤角质层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2、下列动物的类群与其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动物类群

特征

动物

A

节肢动物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水蛭、蜻蜓

B

爬行动物

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

甲鱼、鲍鱼

C

哺乳动物

胎生、哺乳,大多有被毛

河豚、蝙蝠

D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都有贝壳

蜗牛、鱿鱼

A.A

B.B

C.C

D.D

13、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的牙齿的示意图,该动物最可能是(  )

A.藏羚羊

B.东北虎

C.牦牛

D.野兔

14、洪水来临时,蚁群通过不同分工各司其职,直至到达安全地,蚁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节律行为

C.繁殖行为

D.攻击行为

15、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生活

B.蚯蚓是典型的线形动物

C.有口有肛门

D.身体扁平,利用触角捕食

16、家燕等鸟类都有育雏现象,下列对育雏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是一种生殖行为

B.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C.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控

D.与体内的遗传物质无关

17、有位同学捉到一只青蛙,他将它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可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是(  )

A.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B.饥饿

C.受到惊吓

D.水质有问题

18、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芽孢就是孢子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C.霉菌菌落表面呈现的红、褐、绿、黑等颜色是芽孢的颜色

D.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生殖细胞

19、肺炎链球菌和支原体均能引起肺炎,如图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具有细胞膜

B.二者都具有细胞质

C.二者都能制造有机物

D.二者都具有遗传物质

20、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买鱼,迅速判断死鱼是否新鲜的最佳方法是观察(       

A.体表是否湿润

B.体表有无伤痕

C.鳃丝颜色是否鲜红

D.鳞片是否完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 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 ,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22、如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 [ ] 三部分其表面都被覆着 该结构的作用是

2仔细观察蝗虫的结构[1][2],会发现它们有许多 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共同特点。

3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你认为可采取怎样的灭蝗措施  

 

2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分化。

 

24、某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请判断这种发育过程属于 变态发育。(填完全不完全

 

25、营养:大多数只能利用_____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6、生物学中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7、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 色,这对蝗虫的生活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蝗虫共有____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_________

4蝗虫的翅共_____ 对,是它的________器官

 

28、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__________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

 

29、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和   两种类型,昆虫还有 的现象,退去的是 。一般情况下,昆虫蜕皮的次数是

30、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呼吸系统最为发达的动物是人类。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新冠病毒致病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个体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 _____。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弱,这也说明了变异是 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这些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同理,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_____

(3)致病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种更容易生存?哪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_____

(4)由上述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 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 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

34、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胸部、_______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____ 色,属于保护色。

(3)体表的外骨骼除具有保护的作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