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是牛牛同学春节期间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其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看到的景象是(   

A.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B.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C.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D. 海风椰韵白鸥翔,摇摆千姿满芳岭

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齐全

B.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 水资源不仅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也不大

D.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匹配不好

 

3、台湾被誉为“祖国的宝岛”的原因是(   )

①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是“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②东北部沿海降水少,日照充足,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③岛上长河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矿藏多种多样

④是“水果之乡”,西隔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从长远来看,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有()

A. 南水北调

B. 海水淡化

C. 人工增雨

D. 发展节水农业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B.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C. 江汉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D. 青藏铁路是我国最长的铁路

 

6、小枫去印度旅游回来,在同学面前大谈他的印度见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印度没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高 B.印度舞很有特点,跳得很好看

C.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筑 D.印度人很尊敬牛

7、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亚运会)将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表示杭州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杭州市举办亚运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气候温和湿润

B.矿产资源丰富

C.经济水平较高

D.基础设施发达

【3】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可以品尝当地名菜(     

A.剁椒鱼头

B.北京烤鸭

C.西湖醋鱼

D.井冈烟笋

8、安徽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巢湖

9、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

A.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12月20日

10、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造成这种现象的自然因素是( )

A.不合理的耕作 B.植被的破坏 C.过度开采煤炭 D.土质、降水、地形等

11、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反映的是我国     

A.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气候特点

B.亚热带季风区的气候特点

C.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D.西北新疆的气候特点

12、一位游客这样介绍他的家乡“我们居住木屋,常穿毛皮服装,出门经常坐狗拉雪橇。”这位游客最有可能是(  )

A.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B.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 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D. 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

13、下列地区,沙漠、戈壁广布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青藏高原   D. 黄土高原

14、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狭人稠,填海造陆现象普遍 ②经济多元化,以第三产业为主

③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④地形以平原为主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成渝地区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  )

A.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气候适宜,地形平坦

C.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 D.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16、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

A. 安徽

B. 青海

C. 山西

D. 陕西

17、下列是四大区域的典型景观图,分别与我国自然地理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西北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北方地区 D.丁—西北地区

18、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香港毗邻珠海,澳门紧邻深圳

B.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C. 祖国内地是港澳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

19、根据二十四节气民谣“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廿代表二十)”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我们泰安6月14日地理中考时,我国正处于哪两个节气日之间

A.小满----芒种 B.芒种----夏至

C.小雪----大雪 D.夏至----小暑

2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南极洲 D. 北美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描写_______地区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描写________地区景观。

23、请列举两个傣族文化习俗  

 

24、___是温带草原上的传统民居,便于牧民拆迁、搬运和安装。

25、_____是中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

26、青藏地区草原面积广大,主要畜种有________、藏绵羊、藏山羊等。

27、“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描述的是我国__________(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8、我国四大分区中,农业以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的区域是________

29、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   、平原、   、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3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京广高铁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到达广州市,2018年9月直达香港。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4条东西向高铁线路。读我国部分高速铁路网分布格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高速铁路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较____,西部地区较____。(均选墳“密集”或“稀疏”)

(2)高速铁路设计线路时为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____(选填“气候”或“地形”)。高铁的优势是____

(3)有人建议,在修建高速铁路时,要多“以桥代路”你是否赞同?为什么?____

(4)京广高铁沟通了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试归纳其开通运行的地理意义。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材料二: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我国2017年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1)2017年中国环境日主题是      

(2)下列行为符合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

A.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 大量放牧,获取牲畜

C. 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3)为践行中国环境日的主题,请你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4)世界环境日的意义是    

(5)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3、由于自然环境差异,各地农业特点各有不同。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农业分布特点有(  )

A.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B.西牧东耕 南麦北稻 

C.西耕东牧 南稻北麦   D.西耕东牧 南麦北稻

(2)西北地区只有在河水、高山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在西北地区要发展(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灌溉农业 D.生态农业

(3)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   田农业区。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因为降水偏少,北方地区耕地多为   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4)小青到黄土高原考察,发现很多地方张贴着“植树种草,为国利民”的标语。说说在黄土高原植树种草的必要性是什么?

(5)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青藏南部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什么在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

34、读“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①___________;省会②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

3)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

4)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导致这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

5)青藏高原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品质优良,得益于当地哪些自然条件?________

35、旅游已经成为我国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临沂市某中学进行旅游设计活动,在小组交流互动中,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结合实践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与同学乙的交流对话中,说法其中有误的是____。

A.方案①中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大约是550米以上

B.方案②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陡崖

C.方案③中可以去参观古庙,古庙位于王村的西南方向

D.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32千米

(2)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方案____。原因是____。

(3)沿方案①进行考察的同学在山区迷路了,有同学提出沿河流走。这个提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4)在聚落发展过程中,王村有可能最早发展成为城镇。请简述理由。

(5)当地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此,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有____。

A.开山种地,扩大耕地面积   B.山上建别墅

C.开发民宿体验项目   D.开展有机生态园采摘体验活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