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2、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4、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5、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6、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7、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9、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0、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13、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4、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1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6、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8、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19、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20、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1、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2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23、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24、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25、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26、“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27、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月21日,习主席出访意大利,带回家796件套文物。其中大多为陶瓷制品。请问陶瓷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复合材料 D 有机高分子材料
(2)3月21日,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其中有浓硫酸储罐。浓硫酸能使纸张、木材炭化。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性。
(3)碳酸氢钠(NaHCO3)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末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8、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和氢气,氢气供燃烧之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化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采用ClO2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lO2的名称为 ______;
②制取ClO2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9、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C装置与B装置相比较,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应先加入试剂为__________.如要获得干燥的气体,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的D装置.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实验室用熟石灰与硫酸铵共热制取氨气,应选_________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0、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D元素与上图中_____(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pH______7(填〉、〈、=)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写化学式)______ ,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_____。
31、用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1)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
(2)铜原子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铝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4)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32、(1)尿素、氯化钾、氨水、磷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钠、硫酸钾、硝酸钾这些化肥,其中什么化肥属于复合肥料______?
(2)凡事有利也有弊.请你谈谈使用化肥的利与弊_____(各答一点)
33、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CaCO3、Fe2O3、CuO中的一种或几种。
(1)取该固体在隔绝空气下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把上述(1)灼热后的固体残渣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此可以推断:
(1)该固体中一定含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写出上述实验(1)中的一定有关反应方程式 、 .
34、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1)图1为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g, 把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
(2) t2℃,在一定量水中依次进行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c。
溶液a~c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 填编号);
(3) t1℃, 把120g甲和100g 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l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_____。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确定
(4)t2℃,30克甲物质放入盛有50 克水烧杯中,得到溶液_____ g; 对该烧杯进行如下实验,一定能使该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
A 加入甲物质
B 升温
C 降温
D 加少量水
(5)着甲为硝酸钾,乙为氯化钠。初三111班“常凯旅”小组配制的某一溶液中硝酸钾、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3: 2: 95。现仅用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固体配制100kg该营养液,所用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 列出计算式即可),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_____。营养液中的溶质是_____ (写化学式)。
35、晋代文献【华阳国志】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使用天然气的国家,使用竹管输送天然气。查阅资料得知:煤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燃烧产生的热量和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煤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燃烧的过程中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竹管”的功能与化学实验室的___(玻璃仪器)相似。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综合上图分析、天然气和煤中,产热值较高的是___,燃烧后更容易形成酸雨的是__。
36、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根据图表回答: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KNO3 | 31.6 | 45.5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1)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t1℃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2)60℃将100gKNO3溶解在100g水中,然后降温到40℃,降温后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等质量的KNO3、NaCl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______乙填“>”、“=”、“<”
。
(4)如图甲所示,要使广口瓶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a是______填序号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氯化钠固体
(5)KNO3固体含有少量NaCl,为提纯KNO3,实验过程是:溶解、
蒸发浓缩、
______、
过滤、
洗涤,晾干得到较纯净KNO3。
37、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 预测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 物质是碳酸钠 |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 物质是氢氧化钙 | |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
38、现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
(1)计算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_g。
(2)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C 操作中应选用___________(10mL、50mL、1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③D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④完成以上操作“D”后,要把配好溶液装入___________中,盖好___________,帖上标签,标签的内容为___________,把配好的试剂放到____________中。
(3)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5%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①B 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该实验需用到游码)
②D 操作中溶液洒落
③A 操作中固体洒落
④C 操作中有少量蒸馏水洒出
(4)现某同学想把 200g 质量分数为 3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 15%的稀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3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50℃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放入100g水中完全溶解,只得到一杯饱和溶液,则它是________(填A、B、C)的饱和溶液。
(2)50℃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g。
(3)将2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5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中含有少量B时,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提纯A物质。
40、(8分)某同学称取a g铜锌合金,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为b g,剩余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c g.请问:
(1)a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g(用代数式表示).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推导出a、b、c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写出详细的计算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