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灵活驾驭着镜头下的线条、颜色、光影、结构和空间,这使很多其他摄影家望尘莫及。
B. 她本可以当选为十九大代表的,可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她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 骗子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手段隐蔽且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D. 对于学习上的小问题,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3、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能在中考取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6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该句无语病)
B. 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却处理得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该句成语运用恰当)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 “铭”是古时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讲究押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该文学常识表述无误)
4、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习近平在论及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时,多次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并详加阐述。首先, ;其次, ;再次, 。习近平说,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
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③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5、二、(18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初2015级二诊考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尤清冽:格外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B. 为坻为嵁:不平的岩石 蒙络摇缀:牵连
C. 佁然不动:静止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
D. 以其境过清:清澈 不可久居:停留
【2】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
B. 从小丘西行 隶而从者
C.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3】下列句子翻译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翻译:向小丘的西面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B.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以上,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石潭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D.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到“下见小潭”就,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以及作者探幽的浓厚兴趣。 “水尤清冽”是对小潭的第一印象,“尤”突出了水的清冽,作者心头之乐也表现出来。
B. 文章由潭而水,由水而石,由石而树,作者的观察对象在变,但发现这一独特景致的喜悦之情不变。
C. 本文采用多种写法,写游鱼段特别生动有趣,首先是由面到点,先总体写鱼的数量和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又写日光、鱼影的静态和“远逝”“往来”的动态,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同时采用侧面烘托,从鱼儿的活动以及潭底的鱼影突出水的澄澈透明。
D. 写潭上景物,突出幽僻的特点,情感由此前的“乐”,渐渐转化为“寂寥”“悄怆”,直接表达了作者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摆脱的落寞,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
6、阅读下面的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将描写战斗激烈场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处。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 ② ③
(1)上面三个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既是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__________。(均填写序号)
(2)在上面传统节日形象标志中任选其一作简要介绍,并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分析这一形象标志的寓意。
(链接材料)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用具有民俗感的符号体现隆重的节日,给每个节日赋予了美的精神,是文化灵魂的一种凝聚。
8、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积累
【1】把下面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
①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
②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
④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来
希望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月色的句子是: , 。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武亦姝:最好的年纪,遇见最美的诗
这个春节,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最火的女孩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2月7日晚:总决赛,武亦姝最终胜出,成功登顶。
材料一:有专家估算,武亦姝诗词储备量至少2000首,也有人说武亦姝是天才,但在蒙曼看来,她是人才,“武亦姝夺冠并不意外,实力、心态和运气让她夺冠成为必然。她的实力有目共睹,而且这个姑娘年龄不大却气定神闲,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来形容武亦姝再合适不过”。
采访中,蒙曼还对这个年仅16岁的小姑娘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心态表示出了格外的欣赏。
她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诗词大会》中,很多选手比拼时说出了重复的诗句,马上接不下去乱了阵脚,但武亦姝能十分坦然地重新背出来新的诗句。围绕‘月’字吟诗时,她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却毫不慌乱,微笑着脱口而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蒙曼说,能转换概念将“月亮”变为“月份”证明武亦姝没有读死书,心态好、有灵气。
除此之外,大环境也是造就武亦姝拥有庞大诗词储备量的重要条件。蒙曼曾对上海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这方面做了深入了解,她发现上海的中小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课外读物,这也造就了武亦姝学习诗词的一个大环境,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我觉得武亦姝不是所谓的天才地才,她是人才,她的诗词储备是学出来的。”(武亦姝的老师黄荣华说,飞花令里她背诵的诗词,几乎都是复旦附中《中华古诗文阅读》校本教材中的必背内容,“但这届学生学完这本书,能背出来的可能就她一个”)
武亦姝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宿舍的书架上只有一本书,就是陆游的《放翁词》。武亦姝对诗词的储备量并非“死记硬背”,她曾说“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的感觉”。在蒙曼看来,强烈的兴趣所致,也是武亦姝惊人诗词储备的必要条件。
(摘自《北京娱乐信报》2017年2月9日)
材料二:
这个开播于去年2月的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本来默默无闻,今年春节期间从科教频道“移师”央视一套,收视率破1,领跑全国各个电视台,成为春节荧屏最大赢家。2017年2月7日央视&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
排名 | 节目名称 | 频道 | 收视率(%) | 收视份额 |
1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 中央综艺 | 2.326 | 6.362 |
2 | 非常6+1 | CCTV3综艺 | 0.670 | 1.821 |
3 | 芝麻开门 | 江苏卫视 | 0.616 | 2.049 |
4 | 爱情保卫战 | 天津卫视 | 0.441 | 1.792 |
5 | 调解面对面 | 湖北卫视 | 0.413 | 1.782 |
6 | 有请主角儿 | 辽宁卫视 | 0.392 | 1.221 |
7 | 哎呦你真美 | 北京卫视 | 0.351 | 1.053道 |
除了创造收视高峰,《诗词大会》造就了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许多观众在关掉电视之后,也会跟家人一起模仿节目里设置的游戏环节玩起了“吟诗作赋”:网友“琥珀蔷薇”称,“看完了,我们一家三口也来玩‘飞花令’,一人出一千,我要当第一名赢奖金哦!”还有网友表示:“诗词大会的后遗症是聚个餐一家人玩儿飞花令玩到家,在公交车上还在玩。”
(摘自《搜狐财经》2017年2月8日)
材料三:
除了“放过武亦姝”的声音外,舆论还展开对中国教育方式的讨论,“古诗词不应止于背诵”的说法陆续出现。
网友称赞了武亦姝的过人记忆力,但表示背诵能力并不能成为才华,也不应该过度宣扬与追捧,而是更要鼓励人们的创造力。
有自媒体文章直指,《中国诗词大会》出的题并不超纲,本质上就是一个考察记忆力的电视综艺节目,原创性、思想性不足;教育应重在理解与培养创造力。而在知乎等网络平台,则有网友提问,“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考的是背诵诗词,而不是创作古诗词呢?”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赢得了媒体的广泛认可,但不少媒体评论也指出,不应该给节目赋予过高的意义,同时古诗文的学习不止于背诵。新华社《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背诵》的评论认为,节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
(摘自《南方日报》2017年2月13日)
(1)请分别概括一、三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材料三:
(2)下列关于武亦姝夺冠的原因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
A.武亦姝诗词储备量至少2000首,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B.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心态,使得她在说出了重复的诗句时仍能不慌不乱答对题。
C.“飞花令”里的诗词都是复旦附中校本教材中的必背内容,能背出来的只有武亦姝。
D.武亦姝对诗词具有强烈的兴趣,而非“死记硬背”,也是她惊人诗词储备的必要条件。
(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学校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语文老师选编了一本《中国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学习。班上的王静却有抵触情绪:“学习这么忙,还让背这些,还不如把要考的古诗词背熟些,多考点分。”如果你是王静的同学,你怎样劝她?
(4)材料二运用的数据图表有什么作用?
(5)请针对材料三各方的观点说说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来学习古诗词?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球能源
①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因为在月球表面有大量的氦—3,而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物质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无放射性的能源,被科学界称为“完美能源”。
②开发月球上的氦—3是划算的,因为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月球能源氦—3的花费只是目前核电站发电成本的10%,如以目前石油价格为标准,每吨氦—3价值约40—100亿美元,是月球上的超级“金矿”。
③有关氦—3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储量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在地球上氦—3储量为半吨,也有的说是15吨;有的说月球蕴藏的氦—3约为100万吨,也有的说沉积在月球上的氦—3约有5亿吨。俄罗斯专家估算,在10—15平方千米范围内挖掘并加工深度为3米的月壤,即可获得约1吨氦—3,足以保证一个功率为10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工作1年。
④由于100吨的核燃料氦—3就可以满足地球上1整年的能源需求,所以即使月球蕴藏氦—3只有100万吨,也可满足全球数千年的电力需要。就目前的核发电量来看,我国一年中大约只需要10吨氦—3。
⑤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每燃烧1千克氦—3便可产生19兆瓦的能量,足够莫斯科市照明用6年多。美国航天专家指出,用航天飞机往返运输,一次可运回20吨液化氦—3,可供美国一年的电力。
⑥开发、运送月球上的能源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要实现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人、货运输,首先要有足够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当年,因为没有研制出大推力的N—1巨型火箭,苏联在载人登月上败给美国;另外,要在没有大气包裹的月球表面着陆,主要只能靠反推火箭来缓冲,如何保障安全是一个大难题。
⑦就算解决了往返运载难题,如何从月壤中提出氦—3以最终实现核聚变,科技上都还没有已知的答案。目前,核聚变的控制问题已进入攻坚战阶段。法国科学家最近宣布,2030年将使利用氦—3进行核聚变发电商业化。
⑧虽然人类已经对月球进行了很多次探索,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但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实际开发利用月球资源,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国科学家正围绕月球上氦—3的形成、储量、采掘、提纯、再贮存、运输及月球环境保护等问题悄然开展相关研究,但认为10年之内难以实现。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A.月球能源 B.月球上的氦—3能源 C.氦—3能源 D.月球能源的开发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首先引出说明对象;然后先后介绍了说明对象的____价值、____、使用价值、开发运送月球能源需要解决的难题和____问题;最后展望了月球资源开发的前景,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
【3】从文章内容来看,开发、运送月球能源需要解决的难题是:①______;②______。
【4】下列各项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画线部分说明了有关氦—3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储量说法不一;
B.画线部分说明了氦—3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稀少十分珍贵;
C.画线部分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月球氦—3储量充足;
D.画线部分说明科学家们关于地球和月球氦—3储量的认识基本一致。
【5】第⑤段主要使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6】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石油价格为标准,每吨氦—3价值约40—100亿美元;
B.少量的氦—3就能够提供其他等量资源无法匹敌的巨大能量;
C.苏联因没有研制出N—1巨型火箭而无法运输月球资源;
D.科学家认为,10年后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就能够成为现实。
11、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2018.1.16)
【1】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首先, A__________;接着,B_________;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述怎样涵养静气;最后,C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第④小节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除了举例论证以外,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举例并分析作用。
【3】请你谈谈对第⑥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4】简述你对文中“静气”的理解。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绿给了我希冀,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
不同的色彩共同点缀着我们这个斑斓的世界,装扮着我们的人生。
要求:①以“ 的色彩”为题。②补充题目空缺部分再作文。③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