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其一犬坐于前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思而不学则殆 淫慢则不能励精
D.久之,目似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就活了起来。
B.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C. 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那么大。
D.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班主任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我。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D.长城仿佛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是他的一部散文集。
C.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我们学过她的散文诗《金色花》。
D.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适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B.看到小丑滑稽逗趣的动作,全场观众都乐不可支,笑声不绝。
C.小明的作文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这得益于他平时阅读不求甚解与勤奋努力。
D.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整天若无其事。
6、根据所学的汉语知识,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 )
(1)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2)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
(4)我家的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A.句(1)中的“一只”是数量词。在汉语中,数词和量词一般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B.句(2)中的“进”、“退”是一组反义词。反义词的搭配使用可形成对比,使句子的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C.句(3)中的“低矮”是名词。名词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选句中“低矮”。
D.句(4)中的“家父”属于谦辞。
7、阅读闻一多的《死水》,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注】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A.这首诗采用象征的手法,“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了当时处于军阀混战中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B.“绝望”一词直抒胸臆,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留学回国后目睹种种现实惨状而产生的悲愤心情。
C.“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这些色彩鲜明的美好事物与“铜锈”“铁锈”“油腻”“霉菌”“白沫”等丑陋的事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诗人先以断然的口吻对黑暗的旧中国予以彻底否定;随后又生出一丝期望,丑到极致,就可能产生转机。从中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①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②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驽马:劣马,即跑不快的马。②锐:急剧。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良马虽善走( ) (2)苟进取不已( ) (3)是故举一事(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B.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C.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D.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2)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4】选文运用对比手法来阐述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9、诗文默写。
①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②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
③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冰心《嫩绿的芽儿》)
④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⑥曰:“ ,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⑦求剑若此, ?(《刻舟求剑》)
⑧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⑨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间的荷塘
钟 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折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折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折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____、捏泥人投掷取乐、____等游戏。
【2】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___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____,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____、____三幅荷塘美景图。
【3】第⑦段是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句子描写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
【4】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1、“记叙文部落”开展“阅读达人”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
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6%,较2020年的81.3%提升了0.3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的59.5%增长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较2020年的79.4%增长了0.2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高于2020年的3.29本。
(人民日报——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
【1】阅读可以提升判断。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图一,可以看出图书馆藏书的推荐基本都是文学名著类,还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文人作品集等,同时对心理学类、体育类、励志类型的图书也有推荐。
B.从图二,可以看出新的阅读选择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移动有声APP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广播、智能音箱、有声阅读器或者语音读书机。
C.从图二和材料中,可知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呈现数字化的特点。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21年相比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读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人均电子书阅读量都有所提升。
【2】多阅读、善阅读就能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特点产生整体感受。以下作者与其文体特点相对应的一项是( )。
读李白诗歌《峨眉山月歌》,能读出 的感觉;读鲁迅散文《藤野先生》,能读出 的感觉;读蒲松龄小说《狼》,能读出 的感觉。
①浑厚朴茂、深沉庄重 ②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③豪放不拘、飞扬飘逸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3】结合上述材料,请问“新的阅读形式”相比较“纸质阅读形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2、作文
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 ,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