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 瞭亮 贮蓄 混为一谈
B.敛财 分歧 干躁 油然而生
C.倜傥 诀别 绽放 人声鼎沸
D.粗犷 笃志 遮敝 绿茵场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③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④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⑤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⑥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A. ④②⑤①③⑥ B. ④⑤①③②⑥
C. ②⑤①③④⑥ D. ②④⑤①③⑥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写出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尊称对方的父亲用令尊、令堂;家父、家严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C.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画线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黄河颂》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啊!黄河!”这样的句式间接抒情,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王子》 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他的作品篇幅不长,体裁新颖,主题是:人的伟大在于精神,精神的建立在于人的行动;人的不折不挠的意志可以促成自身的奋发有为。
B.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当代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红高粱》《蛙》等。
C.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D.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南辕北辙。
D. 晶莹的雪花轻飞曼舞,洗涤万物,飘逸着美丽,创造着神话,轻柔的花瓣妆点你的心情。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蝉蜕(tuì) 应和(hé) 匿(nì)笑 脸颊(jiǎ)
B.分歧(qí) 菜畦(qí) 沮(jǔ)丧 静谧(mì)
C.仿膳(shàn) 莅(wèi)临 黄晕(yùn) 干燥(zào)
D.确凿(záo) 枯涸(hé) 霎时(shà) 着(zháo)落
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满盈盈的湖水一直溢拍到脚边,却退又回去了, ,抚拍着石岸。水里的碎磁片清晰可见。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
A.它像顽皮的孩童对一切都那么好奇一样 B.它咆哮起来,像发怒的狮子
C.它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 D.它翻卷过来,像一头白鲸。
8、请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①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②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③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宋濂《王冕传》(有删改)
【注释】①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②曷(hé):为什么。③恬:安静、平静。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夜 潜 出 坐 佛 膝 上 执 策 映 长 明 灯 读 之 琅 琅 达 旦
【释义·懂文】
【2】参考下表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及鲁肃过寻阳 | 课内积累法 | (1)及:________ |
或牵牛来责蹊田 | 查阅字典法:①小路 ②践踏 | (2)蹊:________(填序号)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圈点·品味】
【4】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连用两个“不”字,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的殷切期望。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9、根据提示填空
(1)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风李龟年》)
(3)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6)古诗文中有许多含“雨”字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
海伦·凯勒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②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语,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④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⑤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链接文本:
①海伦进入大学后,展现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无限光明和美丽的世界。她不再意识到自身的残疾,与其他学生一起走进了神秘的知识殿堂。她说,“在上帝的奇境中,我感到像旁边的人一样自由自在。”但是,海伦却不得不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大的代价来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她当然没有时间去唱歌、跳舞和游乐,这使她时常感到有说不出的难过,可是她明白,“一个人要得到真才实学,就要独自攀登那奇山险峰。既然没有一条到达顶峰的平坦大道,我就得走自己的迂回曲折的小路。”她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拼命地读书,忘记了一切烦恼、病苦、忧伤、孤独和时间。
②21岁的海伦写出了她的自传体的处女作——《我的人生故事》。它首先发表在《妇女家庭杂志》上,后来又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这是一部极其感人的、真实生动、文采绚烂的珍贵作品。《我的人生故事》一经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很大轰动。人们纷纷排长队来抢购,争阅这部不平凡的作品,了解这个不平凡的女子的生平。
(节选自《海伦·凯勒:礼赞生命》)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莉文老师用“杯”和“水”这两个词的区别来告诉“我”:事物与事物之间是不同的。
B.文中的“我”大发脾气,摔碎布娃娃是因为长期身处黑暗沉寂的世界而感到焦躁不安。
C.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自己学习有巨大收获后的心情和感受。
D.链接文本中的画线句用“上帝的奇境”比喻大学,表现了海伦对大学无限的向往和期待。
【2】文章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有什么好处?
【3】结合链接文本,探究海伦·凯勒能战胜逆境、创造奇迹的原因。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 乔诺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②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 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 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我假装随便liū( )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 起去。
③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 还是私人的? 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④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páo( )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 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liū( )达 páo( )根问底
【2】牧羊人出门种橡树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仿照示例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橡树
【3】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对文中两处画线句作赏析。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说说加点词的词性及其表达效果)
【4】“我”这一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2、题目:这下我轻松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