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聂政刺韩傀也/天子怒,伏尸百万

B.有先生也/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臣未尝闻/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秦/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

B.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段话赞美的是梁山好汉宋江。

C.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D. 《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探索未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B.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提升幸福的内涵、丰富幸福的层次。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C.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近几个月来,杭州地铁迎来客流高峰的原因是移动支付过闸技术的推广造成的。

D.在这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否敢于担当负责,是否敢于攻坚克难,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称职与否的关键。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关雎》开头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B.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游记散文《绿》,着力刻画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情绪。叙事散文《背影》则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其中江城子天净沙都是词牌名密州出猎秋思都是题目。

D.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桃花源记》完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划线句中忽逢”二字准确地勾勒出幽美的桃花林无意跳入渔人眼帘的情景,也为引出桃花源渲染了神秘的气氛。

B.第三段乃大惊”是因渔人的穿着打扮与桃源人完全不同,令他们感到惊奇异常形象地表明了源中人与外界隔绝得久远。

C.第三段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为省略句,言简义丰,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

D.第三段中划线句不复出焉说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2】对于作者所表达的世外桃源般社会理想,理解正确的是(

A.逃避现实,不受束缚,我行我素的世外桃源

B.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能确定的社会理想。

C.带有怀古复古倾向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D.富有前瞻性的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未来理想社会。

【3】对文章的写法和语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是一种文体,此种文体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B本文叙事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C本文叙事、摹景状物没有浓墨重彩的烘托和渲染语言极为精炼简洁而又朴素自然。

D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详写了发现桃源的过程而略写了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

【4】下列诗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望洞庭》,回答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1作者笔下的洞庭湖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三、四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出它的妙处吗?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cuǐ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uǐ_____璨    心_____    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文中,“孜孜求索”的“孜孜”的意思为____;“深邃”的“邃”意思为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根据提示默写。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做人要大气/郭军平

①有一句话这样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是啊,拥有一个广阔的胸怀何以不能成就成功的人生。纵观历史的星空,那些闪耀着熠熠光芒的历史名人们何以不是以自己广阔的胸怀容纳来自不同领域的异见,他们胸怀天下,胸怀事业,无论在做人还是在做事方面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虚心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声音,才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才能进一步促进自己完善和进步。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人们的知识视野在不断地扩大。一个人,倘若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盲目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往往只会自取其辱。先哲荀子曾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一个人,只有面对广阔的生活,才能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才能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③故树立大胸怀,是做人大气的基础。要树立大胸怀,就要树立大理想,大目标,这样才会有大境界。一般而言,一个人的心胸不广,是理想不远,目标不高。由于理想不远,目标不高,人的眼光着眼点就短,心胸就窄;眼光短了,心胸窄了,内心的境界就不高。这样不同的建议和批评就容易难以接受。即使是一般的小事情也会耿耿于怀,蜗牛角上争长短。

④心胸要算狭窄的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的周瑜,《三国演义》上有一段精彩的三气周瑜的戏,在多次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周瑜最终吐血而亡,成为后人们嘲笑的气量狭小的典范。而在这一点上,与周瑜相比,司马懿就要大气的多。老子常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三国鼎立斗智斗勇的长期逐鹿天下的战争中,诸葛亮与周瑜斗法,与魏国司马懿斗法,周瑜不敌而亡。而司马懿却不是周瑜这样的气量,作为敌手,司马懿老谋深算,他知道自己用兵打仗智谋不如诸葛亮,就干脆装熊,在蜀兵侮辱谩骂声里死活都不出兵,以相持来拖垮诸葛亮。在这一点上,论司马懿的气度显然要比周瑜高出许多,周瑜心胸狭小,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而司马懿却不是这样,即使被诸葛亮打败了,还赞许“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但是最终,司马懿还是在诸葛亮死后消灭了蜀国,为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假如,司马懿也像周瑜那样,岂不是同样要步其后尘吗?

⑤每个人的才能天赋都是有差异的,承认这个差异,承认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局限性,就能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从而不会落入被人称为“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老子天下第一”的笑话来。

⑥做人要大气,这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大气的人生,什么时候都会是光风霁月,阳光明媚;不大气的人生,什么时候都是愁眉苦脸,忧忧戚戚,这样活着实在猥琐。因此,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做人,同样也要有一颗海纳百川,泰山不让其土的胸怀,欣赏他人,容纳他人,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以低下头来的心胸成就自己。

(选自光明网)

【1】作者认为,做人怎样才能“大气”?

【2】第④段举出周瑜和司马懿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3】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做人要大气,这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

B.第②段引用荀子的话是要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实践。

C.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D.生活中我们既要看到他人的优点,也要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

10、让贾宝玉做男朋友好不好?杭二中这道阅读题火了

首席记者

张娜

①如果让贾宝玉做你的男朋友,乐不乐意?杭二中四十多位高一女生,给出了统一答案:不可能。

②大家的理由各不相同。

③女生C“吐槽”宝玉,说:“现在的我,看重自己的成绩,你却对学习毫不在意;我爱听英文流行和歌剧,你喜爱诗词歌赋梨园戏曲;我学不来酒令射覆,你用不来平板手机。所以呀,咱们的兴趣点八竿子打不着,又没有共同话题,可谈什么恋爱呀?”

④W说:“他抛下怀孕后的妻子不顾,遁入空门,体现叛逆吗?我读出的是不折不扣的渣男做派。非但渣,还没有一点阳刚之气。”

⑤L说:“我这样的现代人,断不可要这般身边不缺红颜知己的人作为伴侣。”

“清奇”的阅读题

⑥这是杭二中的一项阅读作业,要求同学们深读《红楼梦》并解题。女生的题目是论述宝玉作为男朋友的可能性。而男生的题目是,如果在金陵十二钗这些女子中,选一个作为女朋友,要选哪一位?

⑦布置这项“清奇”作业的陈老师说,布置作业前,特意“激”了大家一下:“如果大家连如何选男女朋友,还要上网摘抄,看看别人怎么选,那就太没有意思了。”作业收上来,孩子们让她吃惊了。每个人都结合自己写出了新意,而且同学们的思辨能力都很好,对理由的阐述非常清晰,有自己的想法,能充分表述出来。

史湘云、探春受欢迎 黛玉全线遇冷

⑧女生都不太喜欢贾宝玉,而男生的选择范围就大多了。陈老师粗略统计过,最受男生喜欢的红楼女生前三名,分别是史湘云、探春和宝钗。黛玉基本没有男生选,原因多是她气量小、太作。

⑨男生W写得很认真,他说喜欢黛玉有灵气,但身体弱、喜猜忌;喜欢宝钗貌美博学识大体,但城府极深像个演员;探春稳重而颇会管家吧,却又有赵姨娘这么个母亲,丈母娘也是得算在考核范围内喔。最终,他选了薛宝琴。

⑩看他写的理由,考虑还是挺充分的。“宝琴不是那种只读‘必定书目’的乖乖女,《西厢记》、《牡丹亭》这种‘不当书’她读完还敢公然写诗,简直就是现代少女的作风。加上她曾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甚至见过真真国的金发女孩,实在称得上是见多识广。何况在如此勾心斗角错综复杂的《红楼梦》里,在‘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琉璃世界中能以‘白雪红梅’的形象撑到终局,就这份素质,相信她到现代的职场里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我觉得,孩子们理性有余,但对生活的情调和趣味的追求并不多。这是我没想到的。”陈老师说。

(选自《都市快报》,2019年3月16日,有删改)

1你认为本文的标题“让贾宝玉做男朋友好不好?杭二中这道阅读题火了”好不好?为什么?

 

2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女生C“吐槽”宝玉,说:……咱们的兴趣点八竿子打不着,又没有共同话题,可谈什么恋爱呀?”

(2)布置这项“清奇”作业的陈老师说,布置作业前,特意“激”了大家一下。

3末段陈老师说,“我觉得,孩子们理性有余,但对生活的情调和趣味的追求并不多”,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内容加以印证。

4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学生的答案,有什么作用?

11、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一碗情深

李光彪

(1)在那个肠胃生锈的年代,我和二姐如母亲饲养的两头猪崽儿,肚子像条大麻袋,再装多少吃食进去都感到饥饿。因此,二姐和我常为吃饱肚子而争执打闹。

(2)家里吃饭盛菜用的全是土陶碗,由于没有丰盛的菜上桌,一家人的碗七大八小也没几个,除了装菜的钵头汤碗碴儿、大碗外,每人只有一个碗。有一次,我麻利地帮母亲拿碗、端菜、收碗,慌忙中,手里的碗“咣当”一声落地。碗摔烂一个少一个。

(3)不知是母亲有意惩罚我,还是家里困窘,无钱买新碗。吃饭时,母亲总是让二姐定量先吃,等二姐吃完后,再把碗洗干净,用同一个碗舀饭给我吃。我守望在二姐的旁边,看着“吧嗒、吧嗒”细嚼慢咽吃饭的二姐,总是催促二姐赶快吃,巴不得叫二姐直接倒进肚子。常常是二姐才刚端起碗,没吃几口,我就迫不及待对母亲大声喊:“二姐的饭吃完了,快点儿、快点儿,轮到我吃了。”二姐毫不示弱,反驳说:“饭还有半碗呢,催工不催吃。”母亲转过身来一看,便劝我耐心等待。那时的我多么仇恨二姐啊!

(4)后来,省吃俭用的母亲不知从哪儿买回一个小花洋碗,继续采取二姐和我共同使用的办法,早饭二姐先吃,我后吃,晚饭我先吃,二姐后吃,让我和二姐轮流用那个小花洋碗吃饭。轮到我吃饭时,我总是故意拖延时间,让等在一旁的二姐垂涎欲滴,迟迟不让她吃饭。有时,我明知饭快吃光了,可偏要留下一小撮儿在碗底,慢条斯理地一粒一粒数着吃。直到母亲看不过意朝我发火,催我迅速吃完饭,二姐才可以接过我手里的小花洋碗,自己洗刷,交由母亲分舀饭菜吃饭。肚饱眼不饱的我仍不愿走开,站在二姐身边,既监督母亲,也监督二姐,生怕母亲偏心,让二姐多吃多占。

(5)那天,未嫁进家的二嫂的父亲来“踩家”,母亲在灶房里忙前忙后,不仅杀鸡,还做了好几个香喷喷的菜,碗自然就不够用。爱面子的母亲怕我不懂规矩,就舀一碗饭,夹了三块鸡肉,让我先吃,吃饭时,不准我上桌。我“稀里哗啦”吃完后,就被母亲特意安排在屋外的院子里喂猪食,闷闷不乐的我总觉得母亲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让二姐上桌,不准我上桌,便对那几头猪又打又骂,发无名火。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只好又叫二姐来替我喂猪。像只馋猫的我跑到饭桌旁,看着“老亲爹”酒杯旁摆着我那个小花洋碗,专门盛肉下酒。我缠着母亲磨磨蹭蹭啃鸡脚,母亲说小娃娃不能吃,吃了手摇写不好字;我吃鸡肠子,母亲说小孩子吃了鸡肠子,连横竖都画不直;我啃鸡头,母亲又说那是敬长老的;我吃鸡冠,“老亲爹”却给了二姐,说姑娘吃了长大后才会绣花;我吃鸡脑髓……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她碗里的一块鸡翅分给了我,说我吃了长大以后会远走高飞。拿着那块鸡翅,我一下子就飞奔出家门,满村子边跑边啃。

(6)直到我九岁那年,我和二姐头上的三个哥哥,还有大姐,娶的娶、嫁的嫁。我和母亲与大哥一家,二姐和二哥一家,另立门户分家过日子。分家时,二姐和我都想要那个小花洋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母亲的“裁判”下,那个小花洋碗归我所有。从此,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那个不知多少次被我端掉在地上的小花洋碗,搪瓷已经东一块、西一块掉了很多,乌黑的铁皮斑斑点点露了出来,虽然没有从前漂亮,却成了我吃饭的专用碗。可小花洋碗再好,吃不饱肚子仍是家常便饭的事。而二姐却比我懂事,二哥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悄悄留一点儿埋在饭下面,端着离开饭桌,跑到我面前私分一点儿给我尝个味道。

(7)就这样,我和二姐如母亲菜园里栽种的番茄、辣椒、南瓜、虹豆,朝夕相处,并肩长大。不知不觉二姐就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我十六岁正读初中时,二姐就嫁到猫街去了,第二年,二姐生下孩子,当了妈妈。母亲带着我去二姐家“送祝米”,我忍痛割爱,把那个小花洋碗当礼物送给了二姐,让孩子用它吃饭。

(8)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家的孩子满月时,二姐来“送祝米”,又把那个多年未见的小花洋碗,用红油漆涂抹过,有些旧,送给了我“掌上明珠”的姑娘。

(9)如今,二姐和我都过上了吃不愁、穿不愁,端着“金饭碗、银饭碗”的富足生活。遗憾的是,我和二姐几乎一年半载都难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1文章围绕一个小花洋碗,写了我和家人,尤其是和二姐吃饭的情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第(4)和第(6)段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3)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联系前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6)段画线句的妙处。

4第(5)段一连用了五个“想”来描绘“我”上桌后的馋样,这对表现母亲的形象有何作用?

5标题为“一碗深情”,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一碗”中蕴含哪些“深情”。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次逐梦的行动。一旦出发,很难返程,出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才有前行的动力。

人生就是这样,在出发中领略万千风景。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