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元(xūn)               友(zhì)                    鞠躬尽(cuì)

B.澎(pài)             越(zhuó)             痛绝(wù)

C.杀(mǒ)             瘩(gē)                      而不舍(qiè)

D.障(pín)               育(pǔ)                 气冲牛(dǒu)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①前席: 指汉文帝在座位上向前移动,以便更好地倾听。

A.诗歌第一句中“求贤”“访逐臣”写出了文帝的求贤若渴。

B.贾生才华横溢、学识卓越,是汉文帝深夜召见他的原因。

C.“可怜”虽然不及“可恨”“可悲”等词情感强烈,但更能突出诗人情感的冷峻。

D.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讽刺汉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昏庸。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远亲不如近邻,很多党员住户与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结成对子,帮扶关爱老人,组成了“温暖”的大家庭。

B. 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心、爱护人才,使各方面的人才各得其所,发展其长。

C.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的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 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①③⑥⑤②④

B.①④⑥③⑤②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⑤③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作家伊索创作的,其中记载了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

B.《天上的街市》一诗的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C.《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D.《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该散文集并非专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回忆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点儿困难算什么,拿出你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吧!

B.党代表通道上出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如航天员景海鹏、跳水冠军吴敏霞等。

C.镜头下,大象、羚羊等动物的尸体惨不忍睹,偷猎者疯狂的行为,令人深恶痛绝

D.在某部电影中,男主角机智勇敢,令人钦佩,其英勇的事迹更是可歌可泣

7、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又有文化和艺术相互融合的现象

②正因为如此,云南各民族舞蹈艺术犹如烂漫的山花,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③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有自己的艺术精神和舞蹈传统

④使得各民族既保持自己舞蹈的鲜明特点

⑤由于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相互影响、学习和交流

A.③④①②⑤

B.③⑤④①②

C.④②⑤①③

D.②⑤①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海中有宝山焉。众宝错落其间,白光煜然也。渔夫有得径寸珠者,舟载以。行未百里,风涛汹涌,蛟龙出没可怖。

舟子告曰:“龙欲得珠也。急沉之,否则累我矣!”

渔夫欲弃不可,不弃又势迫股藏之,海波遂平。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嗟夫!天下之至贵者身尔。人乃外物而丧其身,身死虽宝奚用焉?何其惑之甚也?

(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秋风记》)

(注释)①煜()然:照耀,光亮的样子;②势迫:形势所逼迫;③剜(wān):挖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宝/错落其间 B.舟载/以还

C.因/剜股藏之 D.天下/之至贵者身尔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2)身死虽宝奚用焉?

4寓言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心灵之门。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分门别类辑诗文。下面是小兰同学以“诗歌的主题”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根据要求,在画线处补全内容。

主题

出处

古诗文名句

点评

抒怀

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运用奇特的想象,生动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送别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寄情于景,对友人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咏史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一意象含义丰富:既有个人身世之悲,又有时代落幕之感。

写景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________________

写景开阔,给人以乐观向上之感。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有些人

张晓风

①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③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④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⑤我立刻快乐得如肋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⑥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她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⑦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⑧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⑨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

⑩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⑪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⑫此后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⑬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⑭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⑮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⑯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注解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

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⑰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心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记忆中的“一个挖掘我自信的女老师”、“ ”、 “一个让我陷入自责里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第段加点词盘据的表达效果。

(2)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句。

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

3说说文章第①段的表达作用。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黑鱼奉亲—刘清山

①那年夏季,刚上初中的我疯狂地迷恋上了钓鱼。

②原因很简单,母亲让不愿午睡的我到家门口池塘边的大树下做作业。不经意间,我看到池塘边游来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鱼。竟然出现一条大鱼,真可以称得上奇迹!我定睛一看, 那条鱼通体发亮,鱼身粗壮,仿佛大人被晒黑的胳膊。

③我知道这是一条黑鱼,不由欣喜若狂,跑到家中,偷偷找到父亲的钓竿,在树下挖了一条蚯蚓,穿在钩上,直接把鱼饵送到了那条黑鱼的嘴边。黑鱼显然饿久了,毫不客气地狠狠咬住了鱼饵。我顺势提竿,钓钩准确地钩住了黑鱼的嘴巴。但我既缺少力气,又缺少钓鱼经验,难以把这足有两公斤重的大黑鱼拖出水面。黑鱼怒目圆瞪,盯得我更是心惊胆战。我手腕一软,黑鱼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它甩掉了钓钩,转身游进了深水里。

④我痛恨自己手软,失去了抓到大鱼的机会。不甘心失败的我,开始在中午一边捧着课本,一边留意池塘里黑鱼的举动。果然没过几天,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黑鱼再次游到水面上,我赶紧把早就穿好鱼饵的钓钩抛到了它的嘴边,黑鱼警觉地把嘴凑近了鱼饵,碰了两下,然后擦着鱼饵游走了,害得望眼欲穿的我瞎激动了半天。

⑤两天后,黑鱼再次浮出水面,这一次,它游到了岸边的芦苇丛。我赶紧把鱼饵甩到它面前,它理也不理,向芦苇深处游去,我匆忙提起鱼饵向它的前方抛去。这一次,鱼饵没有落到黑鱼的嘴边,而是钩住了芦苇主干,我费了好大劲,怎么也无法把鱼钩收回来。黑鱼怪模怪样地望着我,好像在嘲笑我的愚蠢无能。气急败坏的我使劲拉着渔钩,“啪”的一声,渔线断了,渔钩宛若一枚牙齿,仍旧咬着芦苇不松口。被晃倒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条不知天高地厚胆敢戏弄我的黑鱼钓上来。

⑥我不敢把自己一边学习一边钓鱼的事告诉父母。有一天午后,我装作无意地问父亲, 黑鱼有什么致命的弱点。父亲说:黑鱼每年夏季,也就是这个时节,产下鱼卵后,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眼睛看不见,但仍旧会进食 ……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我不知这条黑鱼是公是母,但冥冥中,我感觉,它是一条母黑鱼。

⑦一周后,这条黑鱼果然产下了一团卵。只是它离岸边较远,我无处下钩。两天后,鱼卵里游出成千上万条小黑鱼,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我返身回家取来渔竿,在渔钩上穿了一条绿色的蚱蜢,准备抛到黑鱼的嘴边。此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小黑鱼们竟然随着黑鱼母亲鱼鳃的开合,陆续游进了大黑鱼的嘴里,并且没有再游出来……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站到了我身边,他告诉我:这是小黑鱼们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母亲的生命,帮助母亲度过这段昏迷期。

⑧我默默收起了渔竿,把它交给了父亲。此后我经常在这片池塘里看到那条大黑鱼,它和孩子们一起在水中快乐、自由自在地游弋。

(选自《意林》2017 第 23 期)

1选文作者三次钓鱼的结果所带来的心情各不相同,请在横线上补充文中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急败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⑥段划线句“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那父亲的下文会是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结合文章内容,用父亲的口吻说一说。

3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第⑦段划线句子。

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

4联系实际,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作文。

有一种甜,让人回味无穷;有一种甜,萦绕心头永不散去;有一种甜,是妈妈不变的唠叨;有一种甜,穿着严厉的神情、冰冷的话语的厚外套……

请以“有一种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