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A.“仁”、“仁政”、“仁义”、“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代表的是( )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

3、1811年英国年通过的《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只讨论政府政策和内阁提出的“公议案”。1835年又把此类工作日增至每周3日。为使议会的工作依照内阁日程表进行,执政党又提议建立议会委员会,淘汰那些被认为无关紧要的“私议案”。每逢议会讨论政府事务的日子,执政党领袖便要求本党议员尽量到会,参加辩论和投票,以助政府议案顺利通过。材料说明(     

A.责任内阁颠覆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成果

B.议会制君主制维护了国王为主的政治传统

C.内阁成了维系英国最高行政权力的核心

D.民众热情拥护着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情

4、从1815至1850年,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货物,海运费用直线下降,每磅的运费下降了80%,1870至1900年又下降了70%,累计共下降了将近95%。这反映出(     

A.思想解放鼓励了冒险精神

B.地理大发现缩短各洲距离

C.奴隶贸易降低了运输成本

D.工业革命带来动力的变革

5、下面是l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德两国的政体情况。表中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项目

法国

德国

军队统帅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首脑

皇帝

A.首相、选举、总统

B.皇帝、选举、总理

C.首相、选举、总理

D.皇帝、选举、总统

6、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人人皆知。修辞学家科米达斯对《荷马史诗》进行重校,使之成为以后几个世纪最权威的版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的作品也成为当时的热门书籍,被不断传抄。此现象说明拜占庭帝国(     

A.是欧洲文化的起源之地

B.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

C.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较大

D.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7、2020年,东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三国蝗虫数量达数千亿只,而此前该地区已有超过2000万人遭遇干旱、洪水等灾害,蝗灾无疑将使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一灾难的直接影响是

A.粮食安全问题

B.传染病的横行

C.恐怖主义问题

D.能源危机问题

8、下表所示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由此可知,当时(     

时间

法规、章程

主要内容

1904年

公司律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1906年

奖给商勋章程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1907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A.洋务运动推动实业建设

B.近代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C.商业改制成为新政重心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9、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各个行业广泛运用辅助人类工作,而且也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反映了

A.传统行业必将走向衰落

B.现代行业管理制度的拓展

C.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生活

D.工人的劳动就业受到严重威胁

10、《拿破仑法典》第五条规定:“审判员对于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确立一般规则的方法进行判决。”法官所应该做的,被认为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运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不能有任何创造。这说明大陆法系(     

A.突出宗教伦理

B.强调以判例为基准

C.突出法官地位

D.强调成文法的权威

11、先秦时期,巫师掌管祭祀礼神事务。此外,《国语》记载巫师观天象“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说文》记载“古者巫彭初作医”。这可以用来说明(       

A.天文观测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B.先秦社会宗教信仰的持续松动

C.关注现世民生的观念由来已久

D.王权与神权结合强化政治统治

12、《秦律·杂抄戍律》载:“遣戍,同居毋并行(家中男丁不同时服役),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赀二甲。”汉简《二年律令·奏诫书》载:“有生父而弗食三日,吏且何以论子?廷尉等曰:当弃市。”这表明秦汉时期(       

A.儒家伦理道德已渗透至法律中

B.政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C.政府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维护纲常伦理是王朝立国之基

13、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

14、富兰克林在《论美国宪法的正式通过》中提到, “我同意这部宪法,连同它所有的瑕疵,如果它们确实是瑕疵的话。……我希望制宪会议中每位对宪法或许还有异议的代表和我一起,就此机会略为怀疑一下自己的一贯正确,宣布我们取得一致,在这个文件下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主要体现了(     

A.宪法的通过消除了各方矛盾

B.美国正式建立联邦制的国家

C.富兰克林是制宪会议的关键

D.美国宪法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15、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威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出现

B.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C.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D.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16、考古发掘,洛阳含嘉仓铭砖上载有一大批纳粟入仓时,在场交纳或职在监督的官吏,其中包括中央级官员、本仓官吏以及押送粮食来洛阳的外地官吏,还有保卫仓窖粮食的武职官员。待粟米验收后,上报主管官吏具名签署,才算完成交验手续,入窖封存。这反映出当时(     

A.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B.经济逐步重心南移

C.国家治理规范有序

D.窖藏方法贮积粮食

17、14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农奴制度走向解体,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15世纪末,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被迫出卖劳动力。17世纪,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农业,推行新的经营方式,18、19世纪,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相继被发明出来,英国的农业革新随即完成。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农业革新与工业革新之间的关系

B.手工工场和工厂制之间的关系

C.殖民扩张与价格革命之间的关系

D.新航路与商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18、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通榜”指的是由皇帝委派一名官员主考,正式考试之前,朝中官员可能向主考官特别推荐某些考生,考生姓名对主考官公开;自宋真宗朝开始,由各地送来的考生参加考试时一律“封弥”“眷录”。这一变化表明了(     

A.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大

B.选官制度性建设弱化

C.科举取士公平性加强

D.主考官权力受到制约

19、从1928年起,苏联的经济建设采取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每个五年计划都有明确的任务,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后来制定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此后,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沿用。“五年计划”的做法(     

A.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

B.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C.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

D.有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20、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采用中央集权体制

B.王室贵族垄断政权

C.具有家国同构特征

D.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21、Chat GPT是美国OpenAI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然而其引发的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一些国家和机构颁布相关禁令或对其使用加以限制。这反映了(     

A.现代科技重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

B.现代科技促使世界各国完善法律

C.现代科技要求各国提高创新能力

D.美国欲以现代科技进行全球扩张

22、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即便是浙江兴业银行的股东、经理及职员的任用也脱离不了以关系信用为依托,这种关系信用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经常性关系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机制。这体现出近代杭州私营金融业(     

A.受制于自然经济结构

B.根植于新型民族工业

C.依托于传统社会文化

D.有助于信用体系构建

23、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中写道:“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这主要反映了

A.单纯改良方式不适合近代中国

B.李鸿章与文人学士为敌

C.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脱节

D.晚清时期文人相轻严重

24、观察下方秦国和六国劳动力耕作能力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每户人均面积

家庭平均人口数

家庭平均劳动力数

劳动力耕作人均面积

六国

100(亩)

8(人)

3.5(人)

28.57(亩)

秦国

108(亩)

5(人)

2(人)

54.00(亩)

A.七国的劳动力耕作水平差距很小

B.秦国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

C.耕作能力强是秦统一的重要条件

D.六国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________。1905年,在孙中山的积极倡议下又建立了________。后来他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________。这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革命纲领。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落到了________手中,孙中山继续探求新的革命道路。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亚非拉文学

(1)特点:反映⑯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代表

a印度的⑰_________

b中国的鲁迅。

c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d尼日利亚的索因卡。

27、________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28、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___________”;民权主义即“_________”;民生主义即“____________”。1924年,孙中山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原则,并将___________发展为___________,后者成为国共合作的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的展开。

29、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但丁、薄伽丘和______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的“________”。

30、核心:“仁”和“礼”。

(1)“仁”,即“___________【1】”

①含义: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B.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人与人)

②实现途径:遵循“___________【2】”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礼”,即“克已复礼”。

①含义: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②途径: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③实质:即维护___________【3】。(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31、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背景

(1)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____________的问题。

(2)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____________向纵深发展。

(3)____________的发展呼唤着方便、适用、高效的新动力支撑与推动。

 

32、背景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⑰____________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与事件

代表名言

结果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经济形势日益好转,逐渐走出困境。

胡佛与经济危机

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繁荣就在眼前。

经济进一步恶化,陷入空前危机。

罗斯福与经济危机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底下面更安全。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依靠玉米壮大苏联。

农业减产,出现严重饥荒。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仿表格,完成填空①。

(2)从下面A.B.C三个选项中选择②的正确填空,并结合历史说明理由

A.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将来进两步

B.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

C.现在,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进展。

(3)仿表格结合相关史实完成填空③。

34、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__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简述陆王心学的内容。

36、我国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项重大发明?对近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7、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38、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和中国都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既促进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又阻碍了苏联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什么?

(3)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9、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将其概括为什么?

(2)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列举其中三项重大成就。

(4)当今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新形势下我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